[发明专利]一种掺氮高致发光的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978.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泉;刘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侯桂丽;杨晞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氮高致 发光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氮高致发光的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quantumdots,QDs)又可称为纳米晶,是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数量级。量子点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稳定直径在2~20nm的纳米粒子。量子点是在纳米尺度上的原子和分子的集合体,既可由一种半导体材料组成,如由II、VI族元素(如CdS、CdSe、CdTe、ZnSe等)或III、V族元素(如InP、InAs等)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半导体材料组成,如CdSe/CdS、CdSe/ZnSe、CdSe/ZnS等。
作为一种新颖的半导体纳米材料,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纳米性质。如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比最常用的有机荧光材料“罗丹明6G”高20倍,它的稳定性更是“罗丹明6G”的100倍以上。因此,量子点可以对标记的物体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这也为研究细胞中生物分子之间长期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另外,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总之,基于量子效应,量子点在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件,光学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量子点是2004年由美国克莱蒙森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制造的新型的纳米材料。与各种金属量子点类似,碳量子点在光照的情况下可以发出明亮的光。它在包括改进生物传感器、医学成像设备和微小的发光二极管的很广的领域中都有应用前景。而且,由于其高化学稳定性、低毒性、高产率和生物相容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碳量子点具有替代有毒的金属量子点的潜力,在细胞标记、医疗诊断、生物图像和催化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报道的有高温高压切除法、蜡烛燃烧法、电化学扫描法,但通常制备出的是无荧光碳纳米颗粒或荧光性能较差的碳量子点。为了提高所得碳量子点的发光强度,拓宽其在细胞标记等领域的应用,选择合适碳源和有效提高发光强度的制备方法,简易制备水容性好、发光强度高的碳量子点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量子点荧光强度较弱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毒性、高稳定性,且发光强度高的水溶性掺氮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掺氮高致发光的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柠檬酸钠溶液为碳源,再加入乙二胺,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所得前驱体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密封后反应,冷却至室温得悬浊液;
(3)分离步骤(2)所得悬浊液;
(4)干燥步骤(3)所得分离后的溶液,得到所述掺氮高致发光的碳量子点。
本发明是通过掺杂来改变碳量子点内部能带结构,从而实现制备高致发光的碳量子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所述柠檬酸钠溶液浓度为0.2-1.0mol/L,例如为0.35mol/L、0.44mol/L、0.53mol/L、0.70mol/L、0.85mol/L、0.96mol/L等,优选为0.5mol/L。
优选地,步骤(1)所述柠檬酸钠溶液与所述乙二胺的体积比为100:0.5-5,例如为100:0.9、100:1.5、100:2.4、100:4、100:4.8等,优选为100:1-3。如果柠檬酸钠溶液与所述乙二胺溶液的体积比低于100:0.5,荧光强度增加不明显,如果柠檬酸钠溶液与所述乙二胺溶液的体积比大于100:5后,荧光强度也不再明显增加。因此,本发明选择柠檬酸钠溶液与所述乙二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5-5,既可以使得荧光强度有显著增加,又使得原料成本最小化。
优选地,步骤(1)所述溶解通过搅拌进行完全溶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所述反应釜为不锈钢高压釜,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釜。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0-300℃,例如为110℃、130℃、160℃、180℃、220℃、270℃等,优选为150-240℃;反应的时间为3h以上,例如为4h、5.5h、7h等,优选为6h。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所述分离使用过滤进行,优选为使用圆筒形膜分离过滤器进行。
优选地,所述的圆筒形膜分离过滤器为截留分子量3kDa,5kDa,10kDa或30kDa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扰控制
- 下一篇:用于运行数据接收器的方法和尤其车辆中的数据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