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9263.7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泊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穴位 刺激 功能 耳部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
背景技术
先天性小耳部畸形,或称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畸形轻重程度可有很大不同。最重度畸形表现为无耳,最轻者呈现近似耳廓的形态,但明显小于正常。这两种情况都较少见。绝大多数小耳畸形,系由皱缩而无耳廓形态的小块软骨团,和外形较正常但向前上方移位的耳垂所构成。因耳廓位于明显部位,其形态失常对患儿心理发育极有影响。现阶段通用的治疗主要有手术修复,施行全耳廓再造术。
然而这类手术一般成本高昂,同时患者也需要忍受较大的痛苦。近些年发展出无需手术的其它治疗方法,例如专利CN200880108740.X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耳畸形的治疗的塑型装置,患者通过长期佩戴此装置可以有效的将耳部畸形矫正,然而经过试验发现,这种装置也存在着治疗周期过长的缺陷。
针灸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他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耳矫形治疗装置与传统的针灸、穴位相结合,提供一种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有效的降低了治疗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其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周边封闭的基部(1),所述基部(1)内部具有孔(2),所述孔(2)的尺寸做成适合让所述耳朵通过所述孔(2),所述基部(1)包括后表面(3)和前表面(4);上盖(5),所述上盖(5)与所述基部(1)可释放地接合而在其间形成隔间;以及布置在所述前表面(4)上的夹片(6),所述夹片(6)适于保持耳朵所想要的解剖学形状,基部(1)前表面(4)上有突起(7),突起(7)对应着耳朵上的穴位。
优选的,所述夹片(6)与所述基部(1)一体地形成。
优选的,包括在所述基部(1)的后表面(3)上的粘结材料(9),所述粘结材料(9)适于将所述后表面(3)粘附到耳后皮肤表面上。
优选的,突起(7)对应的穴位为坐骨神经耳穴、膝耳穴和臀耳穴。
优选的,上盖(5)表面有若干菱形孔(8)。
优选的,在基部(1)的上边缘还安装有可拆卸的牵引器(11)。
优选的,在上盖(5)和基部(1)之间还装有垫胶(12)。
优选的,牵引器(11)的内部还安装有加固板(13)。
优选的,在基部(1)的内壁上还有内墙胶(14)。
优选的,还包括外耳插(10)。
本申请的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在使用时,将耳穿过基部(1)的孔(2),将耳的后侧放于夹片(6)上,使得夹片(6)保持耳朵所想要的解剖学形状,依次装好牵引器(11)、加固板(13)、内墙胶(14)、外耳插(10)和垫胶(12),盖上上盖(5),使得突起(7)对应着耳朵上的坐骨神经耳穴、膝耳穴和臀耳穴穴位。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在现有技术的矫形器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穴位的刺激功能,有效的降低了治疗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的基部(1)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的上盖(5)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穴位刺激功能的耳部矫形器的组装分解图。
其中:1为基部,2为孔,3为后表面,4为前表面,5为上盖,6为夹片,7为突起,8为菱形孔,9为粘结材料,10为外耳插,11为牵引器,12为垫胶,13为加固板,14为内墙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未经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