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建筑废弃物制造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9608.9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桓宇;古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桓宇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38/1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弃物 制造 整体 住宅 发泡 墙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建筑废弃物制造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具体地说它是以建筑废弃物、采矿选矿废石碎屑,经过分选、破碎、粉碎、磁选、筛分后的粉料为主要原料制造的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属废弃物处理领域。
本发明还涉及该建筑废弃物制造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物质基础,要开展大规模的建设,必须要有建筑材料工业先行;但是,传统的建筑材料已不能适应现代的建筑工业化的要求,需要创造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逐步取代某些传统的建筑材料;本发明采用建筑废弃物制造的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就是为了替代采用砖、砌块砌筑的传统墙体;它是由发泡剂制成的泡沫分散于水泥砂浆中,利用建筑废弃物、采矿选矿废石碎屑和轻质陶粒作为填料通过胶凝作用来固化泡沫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材料;它的突出特点就是采用机械发泡在浆料内形成泡沫气孔,属于多孔轻质材料,使住宅墙体轻质化和保温隔热化;其方法是采用机械方法将发泡剂制成泡沫,然后再与硅、钙质材料混合撹拌均匀制成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使这些材料的硬质微粒黏附到泡沫的外壳上面,使泡沫的气泡就变成互相隔离的单个气泡体,气泡的壁体是由泡沫料浆的微粒和水构成;发泡轻质墙体的气孔形状与加气混凝土砌块有所不同,它是在毛细管作用之下产生变形而变成多面体,其特点是重量轻,发泡轻质墙体的干体积密度一般为200kg~500kg/m3,相当于黏土砖的1/4~1/10左右,普通混凝土的1/5~1/10左右,也低于一般轻骨料的混凝土;采用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替代传统的墙体作为屋面材料可以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可降低建筑物的自重率为30~50%;能增加楼层高度,从而节约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和减少建筑物的荷载对地基的压力。并具有节能、环保、隔音、隔热、防水、防火、保温、防冻、防震、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特点。
我国目前处于建设的高峰期,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持续增加;2010年底,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问题调研,从调研统计得出,我国的建筑废弃物的年产生量达15.5亿吨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近3年全国平均拆迁建筑面积约6亿m2,约产生建筑废弃物7.8亿吨;按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年我国尚需要建设300亿m2住宅,平均每年建设面积为20亿m2,约产生建筑废弃物10亿吨,合计17.8亿吨;除去可用的渣土,需资源化再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在8亿吨左右。
目前,我国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简单的填埋方式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占据山地和良田,恶化自然环境,严重危害生物繁衍后代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建筑废弃物中原有的粉尘及其他颗粒物,受日晒、雨淋、随风飘荡,随雨水渗入土壤、流入江河湖海,将造成水源、土壤和大气污染,产生灰霾天气;若未经处理直接填埋,将会对空气造成危害,产生新的二次污染,恶化环境,导致疾病流行,威胁动物和人类的生存;长期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如何将建筑废弃物实施再生资源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以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科学地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处置,使其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受到各级政府及环保科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建筑废弃物、采矿选矿废石碎屑粉料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建筑废弃物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从而解决了建筑废弃物、采矿选矿废石碎屑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还解决了建筑废弃物和采矿选矿废石碎屑的资源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益,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良性循环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该建筑废弃物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現的;
一种用建筑废弃物制造整体住宅发泡轻质墙体,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建筑废弃物粉料 50~68份
采矿废石碎屑粉料 15~25份
轻质陶粒 10~18份
硫铝酸盐水泥 22~28份
硫酸钙粉料 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桓宇,未经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桓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轮廓灯系统
- 下一篇: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