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维码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0032.8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嘉利;黄庆欢;韦冬雪;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市东森动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维码数 rfid 混合 碰撞 算法 | ||
1.一种基于维码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该算法步骤包括:
步骤1)逻辑分组阶段:根据标签ID位数倍数关系分维,每3bit或4bit为一维;
步骤2)维码数压栈阶段:阅读器发送Request(prefix,n)指令,阅读器范围内符合前缀的标签回复其第n维维码数,阅读器将各标签回复的维码数m压栈;
步骤3)标签维ID推算阶段:步骤3)中维码数m依次出栈,针对不同的维码数m采用不同的推算策略,推算出维ID,阅读器将推算出的维ID与之前识别出的对应ID序列拼接保存,作为下次的查询前缀;
步骤4)判断栈底:判断是否到栈底,若不是栈底,转到步骤3);若是栈底,判断是否所有保存的前缀对应标签该维的ID序列已全部识别,若已全部识别,阅读器维计数器和维指针各加1,转到步骤2);
步骤5)判断最后一维:判断是否到最后一维,若是最后一维且能分成整维的标签组,算法结束;若是最后一维但不能分成整维的标签组,阅读器发送Request(prefix),标签返回其剩余位ID信息,通过检测碰撞位来推算剩余ID序列,算法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维码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ID位数倍数关系为首先判断标签ID位数是否能被3或4整除,选择能被整除的数,以该数为bit的数量值;若同时都能被3或4整除,选择4为bit的数量值;若都不能被整除,选择余数较小的数,以该数为bit的数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维码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码数m指的是每维中比特位为1的位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维码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算策略如下:
A、若按照每3bit分一维时
①当维码数m为0或3时,说明该维ID序列为000或111,阅读器可以直接将该维ID序列保存,不用再次发送查询指令查询该维ID;
②当维码数m为1或2时,标签返回其该维ID序列,检测碰撞位,即可按照维码数推算出该维ID;
B、若按照每4bit分一维时
①当维码数m为0或4时,说明该维ID序列为0000或1111,阅读器可以直接将该维ID序列保存,不用再次发送查询指令查询该维ID;
②当维码数m为1或3时,标签返回其该维ID序列,检测碰撞位,即可按照维码数推算出该维ID;
③当维码数m为2时,若碰撞位小于四位,标签返回其该维ID序列,检测碰撞位,可按照维码数推算出该维ID;若碰撞位等于4位,阅读器先发送Request(prefix,n,2,“0”),识别符合前缀的第n维维码数为2且最高位为0的标签,再用相同的方法识别符合前缀的第n维维码数为2且最高位为1的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维码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位ID信息指的是,当按照每3bit为一维分维时,剩余位ID信息=ID位数-阅读器维指针×3;当按照每4bit为一维分维时,剩余位ID信息=ID位数-阅读器维指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市东森动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市东森动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0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理石高强度复合胶
- 下一篇:一种铜纳米线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