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网络数据透明传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0795.2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事民;刘虎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6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数据 透明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异构网络数据透明传送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交换和传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与衣食住行一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实现此目的,通信技术在近50年内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这也带来了多种类型通信网络的共存,即异构型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异构网络出现的越来越多,例如,以WLAN、3G、4G等技术相融合的无线异构网络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覆盖。在异构通信环境中,各种数据可通过异构网络中的不同网络传输至接收端。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设备期待连接进入互联网,另一方面,传统的微型处理器缺乏网络直连能力,并且在原有的设计中,大都存在自身独特的内部互联协议,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异构网络中进行数据传送,并对原有的微型处理器修改较少,甚至不需修改的情况下完成网络互联和传送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所谓透明传送,是指原有的微型处理器或设备送给自身的接口进行短距离数据传送,如低速串口。而使用本方案中的装置后,微型处理器可以直接不需要改变自身的情况下,将数据穿越互联网,传送到遥远的接收端。而发送端无需关注,网络的传送的具体实现,甚至不需关心网络的存在与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原有的低速设备实现网络互联。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数据透明传送装置,包括:
构造基本功能协议的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对数据传送或转换的网络协议转换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相互双向通信连接;
所述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接收原有的硬件设备数据后构造处理并传输至网络协议转换模块,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对传送的数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接收到从网络传输的数据后处理并传输至所述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接收数据并按照协议进行反向解码,然后发送给原有的硬件设备。
其中较优地,所述异构网络数据透明传送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网络数据加密、功能选择的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双向通信连接;
所述配置模块对所述微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的数据加密处理后传输至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所述配置模块对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接受的数据解密处理后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
其中较优地,所述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接收原有的硬件设备的数据后构造处理时将数据通过指定的协议构造成可扩展的传输数据,并发送至网络协议转换模块。
其中较优地,所述可扩展的传输数据包含地址、功能码、有效应用数据和校验值。
其中较优地,所述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接收原有的硬件设备的数据后用简单加密方式构造处理。
其中较优地,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接收到从网络传输的数据是远程控制命令;
网络协议转换模块接收到网络传输的远程控制命令后处理并传输至所述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器协议构造模块对远程控制命令按照协议进行反向解码,然后发送给原有的硬件设备执行命令。
其中较优地,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将获得的数据以隧道的形式进行打包,打包后以数据包形式发送至网络。
其中较优地,所述网络协议转换模块对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发送时按是否加密区分发送。
其中较优地,所述按是否加密区分发送通过对发送端口的奇偶性分别传送。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异构网络数据透明传送装置,能够有效使得原有的低速设备实现网络互联,并通过以隧道的形式传送,增强远程控制和访问能力,实现数据的透明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是异构网络数据透明传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WIFI接入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以太网接入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混合接入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