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锡条浇注定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0995.8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强力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D35/04;B22D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定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锡条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锡条浇注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焊锡条浇注定型装置,主要包括底座、铸模、导向立柱、沿导向立柱上下滑动的横梁、横梁底壁上设有用于压印产品标识的压模;横梁上方设置相对立柱固定的气泵,用于带动横梁上下移动;由于压模在长期使用中,其图案中的缝隙容易在压印时,被焊锡填塞,导致压印图案不能满足销售要求,所以需要经常对压模进行清理,这种传统焊锡条浇注定型装置的缺点在于受到自身结构限制,导致检修维护操作较为繁琐;另外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还导致其售价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化、成本较低且检修维护操作较为便利的锡条浇注定型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锡条浇注定型装置,包括底座、设有多个浇注型槽的铸模、用于把成型锡条从浇注型槽中顶出的顶出机构和用于在成型锡条上压印出图案的压印机构;所述压印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承板、用于带动支承板转动的第一气泵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承板上方的第二气泵、设置在支承板下方的用于压印出图案的压模;支承板上设有透孔,第二气泵的活塞柱穿过该透孔并与压模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气泵组件包括第一气泵和传动杆,所述第一气泵相对地面垂直设置,传动杆的一端和第一气泵的活塞末端转动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和支承板转动连接;第一气泵中的活塞向上伸出至终端位置时,通过传动杆把支承板带动至水平位置;第一气泵中的活塞向下回缩至终端位置时,通过传动杆把支承板带动至垂直于地面的位置。
本发明具有结构较为简化、成本较低且检修维护操作较为便利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锡条浇注定型装置中压印机构和铸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锡条浇注定型装置中锡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锡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锡条浇注定型装置中压印机构和铸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锡条浇注定型装置中锡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锡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锡条浇注定型装置,包括底座1、设有十二个浇注型槽2的铸模3、用于把成型锡条从浇注型槽中顶出的顶出机构4、用于在成型锡条上压印出图案的压印机构5和浇注机构6。为了描述清楚,附图中还绘出了锡条7。各浇注型槽的底壁上设有作为产品标识的图文。
所述压印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承板51、用于带动支承板转动的第一气泵组件52、固定设置在支承板上方的第二气泵53、设置在支承板下方的用于压印出图案的压模54;支承板上设有透孔511,第二气泵的活塞柱531穿过该透孔并与压模固定连接。
第一气泵组件包括第一气泵521和传动杆522,所述第一气泵相对地面垂直设置,传动杆的一端和第一气泵的活塞523末端转动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和支承板转动连接;第一气泵中的活塞向上伸出至终端位置时,通过传动杆把支承板带动至水平位置;第一气泵中的活塞向下回缩至终端位置时,通过传动杆把支承板带动至垂直于地面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支承板绕销轴8转动,支承板用于和传动杆522转动连接的孔是腰形孔9。
这种结构使得第一气泵组件不仅带动支承板绕销轴8转动,还可在当第一气泵活塞上下移动至两个终端时,对支承板起到定位作用。
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本是压纹朝下的压模,可以转变成垂直于地面的位置,使得清理压模中锡料的操作较为便利。
还可更进一步,通过改进第一气泵组件的结构形状,使得压模最终到达压纹朝上的位置,也即带动压板进行180度的翻转,更加便于对压模进行清理维护。
各浇注型槽中设有顶出孔21,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铸模下方的第三气泵41、以及与第三气泵活塞相连的多个顶柱42;各顶柱的顶端封堵住相应一个顶出孔;当第三气泵的活塞向上 顶起时,通过顶柱把冷却成型的锡条从浇注型槽中顶出。
所述铸模内设冷却用水流通道31,底座中还设有储水槽和循环泵,循环泵把储水槽中的水泵入铸模内的水流通道中,从而对铸模进行冷却,使得锡条能够快速成型。
传统的浇注机构仅是手工握持锡壶,从壶嘴中流出的锡水逐个灌满各浇注型槽,这种操作的缺点在于效率低下,另外由于装满锡水的锡壶较重,整个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强力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强力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