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燃煤锅炉间断干排渣系统进行排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1162.3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姜青松;李涛;李树臣;张义斌;胡静波;李青贤;张学军;邱静柏;高原;刘满平;张弘;简健;贾会松;王海君;刘涛;胡国江;陈祥君;林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4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燃煤 锅炉 间断 干排渣 系统 进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排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燃煤锅炉间断干排渣系统进行排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煤为燃料的电厂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灰场占地及耗水、灰管路磨损,环境污染的制约;所以,很多电厂都开展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目前粉煤灰主要用于筑路及作为水泥的填加料。现有技术中,除渣方式有两种,即湿式除渣和干式除渣。当锅炉采用湿式除渣时,锅炉设计炉底漏风系数大多为0.05,由于除渣方式的限制,多数情况下,早期漏风要大于此值,后期由于除灰设备方式的改进,一般可接近或小于此值。
按照市场需求,为了保持灰的活性,各发电公司现在基本上都采用干式除灰及干式除渣。当前,国内外燃煤机组的干渣系统运行方式,基本上都采用厂家原设计的连续运行的排渣方式,即只有在干渣系统发生故障等情况下,关闭关断门。此时,锅炉排渣中断,锅炉燃烧产生的炉渣存放在渣斗内。在故障恢复后,再打开干渣关断门进行排渣。采用这种连续运行的排渣方式,锅炉漏风较大,影响锅炉燃烧的效率。此外,连续运行的排渣方式,还造成干渣机运行时间较长,锅炉火焰中心上移,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壁温度较高,使得锅炉的效率降低和耗电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产生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采用燃煤锅炉间断干排渣系统进行排渣的方法,用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并降低耗电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燃煤锅炉间断干排渣系统进行排渣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锅炉下联箱、第一渣斗、第二渣斗、第三渣斗和干式出渣机;锅炉下联箱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渣斗、第二渣斗、第三渣斗的入口相连接,并且第一渣斗、第二渣斗、第三渣斗的出口分别与干式出渣机相连接;第一渣斗、第二渣斗、第三渣斗各包含一组液压关断门;所述系统还包括液压关断门控制器,所述液压关断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渣斗、第二渣斗、第三渣斗的液压关断门相连接,并且通过控制液压关断门来开启与关闭第一渣斗、第二渣斗、第三渣斗;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开始,液压关断门控制器控制关闭三个渣斗;经过预设的时间后,进入排渣周期,此时液压关断门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一渣斗,炉渣经由锅炉下联箱进入第一渣斗进行排渣,炉渣被排入干式出渣机;当第一渣斗排尽炉渣后,液压关断门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一渣斗,并控制开启第二渣斗进行排渣,炉渣被排入干式出渣机;当第二渣斗排尽炉渣后,液压关断门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二渣斗,并控制开启第三渣斗进行排渣,炉渣被排入干式出渣机,当第三渣斗排尽炉渣后,同时液压关断门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三渣斗;此时,一个排渣周期结束,第一渣斗、第二渣斗、第三渣斗全部关闭。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经过预设的时间后,进入下一个排渣周期。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每组液压关断门包括两个液压关断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采用燃煤锅炉间断干排渣系统进行排渣的方法可以减少锅炉底部漏风,降低火焰中心,降低锅炉排烟温度以及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壁的温度,大大提高了锅炉燃烧效率,同时降低了耗电量。
附图说明
结合随后的附图,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可显而易见的得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采用燃煤锅炉间断干排渣系统的功能组成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采用燃煤锅炉间断干排渣系统进行排渣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未经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1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材节能减排火墙
- 下一篇:一种棒状尖晶石型铁氧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