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盖层上面板坝趾板、连接板、防渗墙的连接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1782.7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姜苏阳;卢玲;李远程;韩健;李泽民;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E02B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盖层 面板 坝趾板 连接 防渗墙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盖层上面板坝坝基,尤其是涉及覆盖层上面板坝趾板、连接板、防渗墙的连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修建在深覆盖层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置在位于河床段的趾板基础,传统的施工方法是采用挖除其下部的覆盖层将趾板坐在岩石上,由此造成覆盖层开挖量很大,尤其是对于深覆盖层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层上面板坝趾板、连接板、防渗墙的连接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覆盖层上面板坝趾板、连接板、防渗墙的连接施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坝址上位于混凝土槽孔防渗墙与趾板之间及趾板下游1/8~1/4大坝基础宽度的覆盖层表层挖除;
第二步、在挖除后的基础上将所述混凝土槽孔防渗墙打入深覆盖层并插入基岩中,混凝土槽孔防渗墙的厚度根据应力变形计算确定,混凝土槽孔防渗墙的轴线距所述趾板“X”线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第三步、在挖除后的基础上按设计要求回填垫层料,然后在所述回填垫层料上面铺设沥青混凝土垫层至趾板的底板高程;
第四步、将混凝土槽孔防渗墙上端部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垫层底面以上的部分凿除,然后浇筑置换成混凝土现浇墙;
第五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趾板施工、大坝填筑料施工和坝体混凝土面板的施工;
第六步、施工位于趾板与所述混凝土现浇墙之间的混凝土连接板,所述混凝土连接板的长度通过大坝三维应力变形计算结果确定。
本发明优点主要体现为:
1、通过在趾板下方设置沥青混凝土垫层和回填垫层料,有效改善了趾板与覆盖层接触面的衔接,适应变形位移能力强,防渗效果好。
2、将混凝土槽孔防渗墙上端部凿除后置换成混凝土现浇墙,使得混凝土连接板与置换的混凝土现浇墙的浇筑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3、将位于混凝土槽孔防渗墙与趾板之间及趾板下游1/8~1/4大坝基础宽度的覆盖层表层挖除,提高了该部位基础的承载力。
4、通过最后施工混凝土连接板,使得坝体在施工期的变形位移更充分,因此大大减小了在蓄水期连接板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的面板坝趾板、连接板、防渗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覆盖层上面板坝趾板、连接板、防渗墙的连接施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首先将坝址上位于混凝土槽孔防渗墙1与趾板2之间及趾板2下游1/8~1/4大坝基础宽度的覆盖层表层挖除,挖除的深度根据覆盖层组成情况确定,本实施例选择的坝址覆盖层中含有壤土夹层,因此挖除深度10m;
第二步、在挖除后的基础上将所述混凝土槽孔防渗墙1打入深覆盖层12并插入基岩3中,混凝土槽孔防渗墙1的厚度根据应力变形计算确定,一般选取0.6m~1.2m,本实施例选择1.2m厚;混凝土槽孔防渗墙1的轴线4距所述趾板2的“X”线5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为9m;
第三步、在挖除后的基础上按施工要求回填垫层料6至距趾板2的底板高程0.9m,然后在所述回填垫层料6上面铺设沥青混凝土垫层7至趾板2的底板高程;
第四步、将混凝土槽孔防渗墙1上端部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垫层7底面以上的部分凿除,然后浇筑置换成混凝土现浇墙8;
第五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趾板2施工、大坝填筑料9施工和坝体混凝土面板10的施工;
第六步、施工位于趾板2与所述混凝土现浇墙8之间的混凝土连接板11,所述混凝土连接板11的长度通过大坝三维应力变形计算结果确定,本实施例混凝土连接板11的长度为4m,厚度为0.9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1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情景模式设置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