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及其反应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1802.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明;操家顺;周碧波;陈培;林俊雄;方芳;冯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曹翠珍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高效 生物反应器 及其 反应 工艺 | ||
1.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区(1)、厌氧区(2)、低氧区(3)、低氧填料区(4)、沉淀区(5)、滤布过滤区(6)和消毒区(7),
缺氧区(1)侧壁设置进水管(8),缺氧区(1)与厌氧区(2)之间设置第一隔墙,在远离第一隔墙的两端的位置设置第一导流墙,在厌氧区(2)内与缺氧区(1)的水流方向逆向设置变频潜水推流器(11a);
厌氧区(2)通过设在侧壁的过水孔(22)与低氧区(3)相连通,在低氧区(3)内与第一隔墙平行设置第二隔墙,在远离第二隔墙的两端的位置设置第二导流墙,在低氧区(3)靠近厌氧区(2)的部分与变频潜水推流器(11a)逆向设置变频潜水推流器(11b),低氧区(3)内设置有微气泡曝气盘(15a),低氧区(3)出水部位设置在线溶氧仪(20)和变频穿墙回流泵(12a);
低氧区(3)与低氧填料区(4)之间设置拦截网格(19),低氧填料区(4)内设置悬浮填料(14)和微气泡曝气盘(15b);
低氧填料区(4)通过带网格过水孔(23)与沉淀区(5)相连通,低氧填料区(4)出水部位设置在线氧化还原电位仪(21);
沉淀区(5)与缺氧区(1)相邻且在两者之间设置呈上下布置的滤布过滤区(6)和消毒区(7),消毒区(7)内设置消毒装置,底部设置出水管(9),沉淀区(5)上部设置出水堰(13),沉淀区(5)内部设置斜管(16)且在底部设置排泥管(10),并且在底部设置变频穿墙回流泵(12b)与缺氧区(1)相连通;
在反应器的外面设置进风管(18),进风管(18)的两端分别经空气调节阀门(17a、17b)与低氧区(3)和低氧填料区(4)相连通;
在线溶氧仪(20)连接空气调节阀门(17a),根据在线溶氧仪(20)的数值变化范围来调整空气调节阀门(17a)的开启度;
在线氧化还原电位仪(21)与空气调节阀门(17b)连接,根据在线氧化还原电位仪(21)的数值变化范围来调整空气调节阀门(17b)的开启度;
所述第一导流墙和第二导流墙的截面为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低氧填料区(4)远离低氧区(3)的一侧也设置拦截网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滤布过滤区(6)内设置方片式滤布滤芯,滤芯由不锈钢框架和聚酯纤维滤布组成,滤布的反冲洗频率采用液位和时间双参数控制,反冲洗方式采用在线往复式泵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为淹没式紫外消毒灯管。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的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
污水经进水管(8)进入缺氧区(1),沿导流墙流入厌氧区(2)进行反硝化和除磷,通过变频潜水推流器(11a)在缺氧区(1)和厌氧区(2)构成的空间实现内循环;
经循环后的污水经过水孔(22)进入低氧区(3),在第二导流墙的作用下先流入第二隔墙与厌氧区(2)之间的区域,并通过变频潜水推流器(11b)在低氧区(3)内循环,部分污水通过低氧区(3)出水部位的变频穿墙回流泵(12a)回流至缺氧区(1),其余污水经设置在低氧填料区(4)与低氧区(3)之间的拦截网格(19)进入低氧填料区(4);
经低氧填料区(4)硝化和反硝化处理的污水,经带网格过水孔(23)进入沉淀区(5)沉淀后,出水由出水堰(13)溢流至滤布过滤区(6),经过滤后进入消毒区(7),净化后的水体经出水管(9)排出,部分污泥经变频穿墙回流泵(12b)回流至缺氧区(1),部分污泥经排泥管(10)排出;
其中缺氧/厌氧区循环比为100~300%;低氧区内循环比100%~300%;缺氧/低氧区回流比50%~150%;污泥回流比50%~100%,填料填充比为20%~40%,溶解氧浓度为0.60±0.20mg/L,氧化还原电位为0±50mv。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
运行参数为
1)BOD污泥负荷:污泥负荷0.08~0.10kgBOD5/kgMLSS·d;
2)总水力停留时间HRT:12~15h;
3)泥龄SRT:15~20d;
4)滤布过滤滤速:6~9m/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18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