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未熟粒糙米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3372.6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顾振新;钱行;杨润强;耿程欣;孙雨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85 | 分类号: | A23L1/1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未熟 糙米 谷氨酸 脱羧酶 活力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未熟粒糙米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糙米经逆境胁迫发芽不仅能提升其营养品质,降低抗营养因子水平,改善口感,优化食用加工性能,还能显著富集功能性保健成分γ-氨基丁酸(GABA)。植物体通过GABA支路代谢可以合成GABA,该支路以L-谷氨酸为底物,经谷氨酸脱羧酶(GAD)催化脱羧合成GABA。在逆境条件下,植物GAD活性会提高,从而使GABA得到积累。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人体具有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治疗癫痫和痛风等多种功效,已于2009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目前,国内外已对GABA在发芽糙米中的富集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以未熟粒糙米为原料发芽富集GABA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未熟粒糙米是未成熟、不饱满,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但仍有食用价值的糙米籽粒,又称白片或青头。目前实际生产中,有20~30%的未熟粒糙米在加工过程中被色选机剔除以提高糙米品质。然而,由于未熟粒糙米仍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并富含营养,将其直接废弃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的粮食浪费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以未熟粒糙米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提高GAD活力,定向富集GABA,可为生产富含GABA的食品提供良好原料。
专利(公开号103181523A,公开日2013年7月3日)公开了“稻谷内源性酶激活法生产高GABA功能食品材料的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1294155,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公开了“一种米糠中谷氨酸脱羧酶的酶激活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1273769,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公开了“一种高含量γ-氨基丁酸发芽糙米的制备方法”,这些专利在原料的选择上局限于完熟粒。本发明以未熟粒糙米为对象,因其理化特性与完熟粒显著不同,所以发芽期间GAD活力的变化和激活方法与完熟粒不同。
本发明中,未熟粒糙米经变温处理发芽后,GAD活力显著提高,富集GABA能力增强,因而本发明可以食用化利用糙米色选过程中剔除的未熟粒糙米,提升其经济价值。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未熟粒糙米GAD活力的方法,将挑选除杂的未熟粒糙米浸泡后,采用变温处理的方式培养发芽,激活GAD,使其达到完熟粒糙米的活力水平,以提高GABA富集量,并在实际生产中替代完熟粒糙米,食用化利用糙米色选过程中剔除的未熟粒糙米,进而提升其经济价值。
技术方案:
将挑选除杂的未熟粒糙米浸泡后,采用变温处理的方式培养发芽,激活其GAD活力,以提高GABA富集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除杂消毒:未熟粒糙米除杂后,按公知方法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其进行消毒,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2)浸泡:将未熟粒糙米在15~30℃下浸泡4~6h,期间每2h换水一次,每1h通入空气一次,通气量3.0~4.0L/min,通气时间为5~10min;
(3)变温培养:将未熟粒糙米在湿润状态下于40~50℃培养3~6h,然后在3~5℃低温下冷激1.5~2h;将未熟粒糙米浸入pH为2~3的柠檬酸水溶液中于25~35℃带水培养48~72h,然后将温度提高至40~60℃,继续带水培养2~6h;未熟粒糙米带水培养期间,每隔20~30min通入空气一次,通气量2.0~3.0L/min,通气时间为5~10min,制得芽体整齐的未熟粒发芽糙米。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未熟粒糙米GAD活力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食用化地利用糙米色选过程中剔除的未熟粒,提升其经济价值;
(2)本发明中未熟粒糙米经变温处理的方式培养发芽,可显著提高其GAD活力,达到完熟粒糙米活力水平,富集GABA能力增强;
(3)本发明可改善未熟粒糙米品质,提高适口性,拓展未熟粒糙米的食用途径。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3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