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膜移植钻台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5228.6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6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超庆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膜 移植 钻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膜移植用辅助器械,具体是一种角膜移植钻台架,用于切割角膜植片的器械。
背景技术
角膜移植手术是把他人健康透明的角膜(也称作供体)通过手术移植到需要治疗的患者角膜上(也称作受体)。
为了保证角膜移植手术后切口的愈合以及恢复较好的视力,根据眼角膜的解剖生理特征,通常把供体和受体都制作成圆形,根据病变范围的大小和部位,使用环形角膜切割刀(称之为环钻)来切割供体和受体角膜。切取的范围小的直径仅仅为2mm,大的可达12mm,在受体角膜称之为植床,在供体角膜称之为植片。由于眼角膜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曲率,而病变往往会出现在角膜的不同部位,这就要求在制作供体角膜植片时尽可能与受体角膜植床部位相同。
以往在在制作角膜植床与植片时是通过徒手切割。先确定好病变角膜的部位和范围后,徒手用环钻对其进行钻切,以获得植床,再将完整的供体角膜片放在专门的切割砧板上依照植床的大小进行植片钻切。制作植床时由于是在显微镜下,而且环钻可以随眼球移动而移动,往往会得到非常标准的切割。制作植片是在肉眼下,砧板必须放在非常平稳的环境下进行切割。由于砧板是固定的,而且在切取时手部的操作会遮挡视线,无法在直视下判断植片切割是否符合要求,所以在手术中大都是凭借经验和手感来进行操作,往往会出现切割面不垂直、光滑度不好,由此而导致植片和植床不能紧密贴合,引起术后散光,严重影响视力;植片光滑度不好,影响切口愈合,在对一些特殊部位取材时由于不能得到满意的植片而导致手术失败。
所以供体角膜植片的制作在角膜移植手术中过程中是尤为关键的一部。
为了满足技术的需要,目前的一种角膜移植钻台架,满足了直视下操作,且保证了切割面的垂直度和光滑度,该角膜移植钻台架包括环钻切割装置、砧板,环钻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刀、环钻柄,环钻柄固定安装在一调节丝杆的底端,与调节丝杆配合的螺旋内丝设置在一升降台架上,调节丝杆的顶端固定设置一操作旋钮;所述砧板固设在一底座上,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竖直套筒,竖直套筒位于砧板的两侧,所述升降台架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向下分别插置于两个竖直套筒内。
但上述角膜移植钻台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调整钻切角膜供体部位时钻台架的上部可移动部分会经常碰到角膜引起损伤,导致手术质量的下降,另外钻切完成后,所需要的角膜供体都隐藏在封闭管状的切割刀内,需要将升降台架、导向杆、调节丝杠、环钻切割装置取下,然后翻转,再用镊子将植片从环钻切割装置的切割刀内取出,这样操作增加了角膜和对环钻刀刃的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膜移植钻台架,其可以在切割角膜时避免损伤角膜,使得角膜植片质量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角膜移植钻台架,包括环钻切割装置、砧板,环钻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刀、环钻柄,环钻柄固定安装在一调节丝杆的底端,与调节丝杆配合的螺旋内丝设置在一升降台架上,调节丝杆的顶端固定设置一操作旋钮;所述砧板固设在一底座上,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竖直套筒,竖直套筒位于砧板的两侧,所述升降台架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向下分别插置于两个竖直套筒内;其特征是:所述竖直套筒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伸缩的弹簧,弹簧的底端与竖直套筒固接;弹簧的顶端为自由端。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角膜移植钻台架,包括环钻切割装置、砧板,环钻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刀、环钻柄,环钻柄固定安装在一调节丝杆的底端,与调节丝杆配合的螺旋内丝设置在一升降台架上,调节丝杆的顶端固定设置一操作旋钮;所述砧板固设在一底座上,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竖直套筒,竖直套筒位于砧板的两侧,所述升降台架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向下分别插置于两个竖直套筒内;其特征是:所述竖直套筒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伸缩的弹簧,弹簧的底端与竖直套筒固接;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注入生理盐水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的侧壁上通孔为长方形,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为2mm,另一边长为4mm。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竖直套筒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轴向与导向杆的轴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轴承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滚动轴承堆成的设置在导向杆两侧,滚动轴承的外圆周面与竖直套筒的内壁滚动配合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超庆,未经王超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恒阻锚杆拉力计
- 下一篇:模具装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