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磁路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6016.X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5K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9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路 以及 应用 述磁芯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磁路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磁芯是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现有技术中,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例如,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材料,其中,锰锌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在低于1MHz的频率时具有较低损耗的特性,镍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以及在高于1MHz的频率产生较低损耗等。
磁芯的材料和结构是影响磁芯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常用铁氧体磁芯为E型,形状简单经济、磁芯有效面积较大,然而其仅存在单个磁路,且不易绕制线圈。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磁芯,该磁芯应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可靠性高、磁力线覆盖广、易绕制线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磁路磁芯,磁芯尺寸设计合理,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能够产生双磁路,提高了磁芯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磁路磁芯,由两个绕线柱、两个侧柱和底板构成,两个绕线柱和两个侧柱为长度L1、宽度L2、高度L3均相等的长方体,底板的形状为矩形,两个侧柱位于底板两侧,两个绕线柱位于底板的中部且两者间隔距离D1,绕线柱和侧柱的长度方向与底板的宽度方向一致且L1与底板宽度相等,两个绕线柱的两侧与两个侧柱之间具有相等距离D2,D1大于D2,L2与底板的厚度相等,绕线柱与侧柱的侧棱具有倒角,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侧棱具有倒角。
优选地,D2与L2相等。
优选地,D1为D2的1.5-2.5倍。
本发明提出的双磁路磁芯中,包括两个绕线柱,两个绕线柱和两个侧柱为长度L1、宽度L2、高度L3均相等的长方体,底板的形状为矩形,两个侧柱位于底板两侧,两个绕线柱位于底板的中部且两者间隔距离D1,绕线柱和侧柱的长度方向与底板的宽度方向一致且L1与底板宽度相等,两个绕线柱的两侧与两个侧柱之间具有相等距离D2,D1大于D2,L2与底板的厚度相等,绕线柱与侧柱的侧棱具有倒角,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侧棱具有倒角。通过上述磁芯结构的合理设计,设置两个绕线柱,分别在两个绕线柱上缠绕两组线圈,使磁芯具有两个磁回路,磁力线分布更密集,减少磁力线空白的区域,从而增大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为线圈提供更大的绕线空间,提高磁芯的空间利用率,磁芯的磁场分布均匀,磁屏蔽效果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中设置有相对放置的两个所述的双磁路磁芯,所述双磁路磁芯的底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两个双磁路磁芯的两个绕线柱和侧柱分别彼此紧靠构成目字型结构,在两组绕线柱上分别缠绕有线圈。
所述电路板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双磁路磁芯效果基本相似,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磁路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上设有图1所示的双磁路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磁路磁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上设有图1所示的双磁路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磁路磁芯由两个绕线柱1、两个侧柱2和底板3构成;其中,
两个绕线柱1和两个侧柱2为长度L1、宽度L2、高度L3均相等的长方体,底板3的形状为矩形,两个侧柱(2)位于底板(3)两侧,两个绕线柱(1)位于底板(3)的中部且两者间隔距离D1,绕线柱(1)和侧柱(2)的长度方向与底板(3)的宽度方向一致且L1与底板(3)宽度相等,两个绕线柱(2)的两侧与两个侧柱(3)之间具有相等距离D2,D2与L2相等,L2与底板3的厚度相等,D1为D2的1.5-2.5倍,绕线柱1与侧柱2的侧棱具有倒角,底板3长度方向上的侧棱具有倒角。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D1为D2的1.8-2.2倍,优选为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壁挂式空调
- 下一篇:一种换热站智能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