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脱氧-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8044.5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舒绪刚;许祥;段静娜;付志欢;樊明智;高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九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3/08 | 分类号: | C07H3/08;C07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89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氧 葡萄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病毒、抗菌、预防流感病毒的2-脱氧-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脱氧-D-葡萄糖为天然抗代谢物类抗生素,具有抑制病毒感染、酵母发酵、病菌及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生理药理效应,在抗病毒、抗菌、抗癌、抗癫痫、抗衰老等基础研究中广泛使用。实践中用来预防病毒及病原菌感染,如HSV、HIV、SARS、流感病毒等病源菌引起的传染病,其抗病毒、抗菌作用是由于其结构与2-脱氧-D-核糖相似,可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对2-脱氧-D-核糖的利用。此外,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国内主要用于禽类、兽类用抗病毒药。
2-脱氧-D-葡萄糖的化学合成研究比较多,但目前大多数合成方法涉及到羟基保护及催化加氢,不仅耗时多,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收率低,因而市场价高达2万元/kg。因此,寻求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的2-脱氧-D-葡萄糖的合成方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这也将孕育出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的2-脱氧-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脱氧-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甲壳素与过量的浓盐酸加热水解反应2~4小时,脱色、过滤至滤液无色,浓缩滤液,洗涤,干燥,得前驱体;
(2) 将步骤(1)所得前驱体与H2SO4-SiO2固体酸催化剂、过量的甲醇混合,加热回流7~9小时,加入适量氯化钙,中和反应液,过滤,得白色固体;
(3) 将步骤(2)所得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加入适量亚硝酸钠,反应0.5~1.5小时,中和反应液,结晶,过滤,浓缩滤液,得粗品;
(4) 将粗品重结晶,干燥,得结晶2-脱氧-D-葡萄糖。
优选的,步骤(1),甲壳素与浓盐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4~6(g/mL)。
优选的,步骤(1),甲壳素与浓盐酸在95~100℃水浴条件下加热水解反应。
优选的,步骤(1)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31~38wt%。
优选的,步骤(2),前驱体与H2SO4-SiO2固体酸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3:1,前驱体与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15~20(g/mL)。
优选的,步骤(2),前驱体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2~3:1。
优选的,步骤(3),白色固体与稀盐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15~45(g/mL),白色固体与亚硝酸钠的质量比为1.8~2.0:1。
优选的,步骤(3)所述稀盐酸的浓度为5~15 wt %。
优选的,步骤(3),控制反应温度为1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甲壳素为起始原料,先制备前驱体2-氨基-D-葡萄糖盐酸盐,然后采用固体酸H2SO4-SiO2为催化剂,使2-氨基-D-葡萄糖盐酸盐与甲醇反应,再与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经过形成亚硝基化合物和一系列的分子内重排,脱去氨基,最终生成2-脱氧-D-葡萄糖。本发明提供的2-脱氧-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不需要涉及羟基保护及催化加氢,耗时短,合成工艺简单,生产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2-脱氧-D-葡萄糖标准品的红外图谱。
图2为实施例1 2-脱氧-D-葡萄糖样品的红外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2-脱氧-D-葡萄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甲壳素与过量的浓盐酸加热水解反应2~4小时,脱色、过滤至滤液无色,浓缩滤液,洗涤,干燥,得前驱体;
(2) 将步骤(1)所得前驱体与H2SO4-SiO2固体酸催化剂、过量的甲醇混合,加热回流7~9小时,加入适量氯化钙,中和反应液,过滤,得白色固体;
(3) 将步骤(2)所得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加入适量亚硝酸钠,反应0.5~1.5小时,中和反应液,结晶,过滤,浓缩滤液,得粗品;
(4) 将粗品重结晶,干燥,得结晶2-脱氧-D-葡萄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九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九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8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接地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