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评价模型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8251.0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7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礼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礼龙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6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必需 氨基酸 均衡 评价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必需氨基酸均衡性评价方法。是将饲料中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养殖动物需要量间的相关性进行相应的数学处理,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匹配度计算公式与均衡性评价方法。公式以饲料第一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养殖动物需要量之比除以饲料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养殖动物需要量之比其商的百分率为匹配度计算的主要参数。该数值越大,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养殖动物的需要量越接近,其均衡性与匹配度越高。且该匹配度与饲料的利用率及动物的生长率成正相关,能作为评价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及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该评价方法既能为饲料产品的质量提高与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又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环保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评价模型与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饲料中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均衡性是衡量饲料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其含量与均衡性越接近养殖动物的需要越好,适当添加某些必需氨基酸可降低木桶效应的不良影响。但事实上,该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较好的解决。在目前的饲料质量检测中,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都不是必检项目,更没有要对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进行测评的规定。因此,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是可加可不加。从而导致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均衡性普遍欠佳,饲料的质量没有应有的保证。其主要原因一是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的检测方法较复杂,检测的时间长,检测的准确性不高但成本较高,不宜进行经常性检测。二是没有合适的必需氨基酸均衡性测评方法,不能进行其均衡性评价。这样,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测评,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均衡性及饲料的实际质量基本上都是一个未知数。为此,我们在大量开展饲料与畜产品的日常检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研究与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评价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为准确、真实地了解和掌握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性及饲料的实际养殖效益提供了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与途径。并为饲料研发中的配方研究、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及饲料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管与质量测评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际上,饲料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养殖动物需要量的一致性和均衡性,即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匹配度,是决定饲料的利用率与养殖效益的主要指标。但在目前饲料的质量检测中只有粗蛋白的含量测定与标示要求,没有有关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的检测方法与标准,仅部分饲料有个别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标示。而粗蛋白的检测结果仅能反映饲料的含氮量,与饲料的真蛋白及氨基酸的含量,与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性更不相关。即便含氮量与氨基酸的含量相吻合,如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性不高,也是饲料的利用率与养殖效益低,养殖污染严重。目前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动物需要量的匹配度约为50%左右,其实际养殖效益也往往也仅为理论效益的一半。如能建立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评价方法,即可对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性及饲料的真实质量作出有效的评价。如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标准,还能对饲料生产厂家和养殖场户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参考。在生产应用中,蛋白质含量高而必需氨基酸均衡性不高的饲料不仅不是好饲料,而且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额外的养殖污染。本发明的推出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评价的方法,有效地区分和揭示饲料的质量,还能促进饲料产品质量和养殖生产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养殖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为饲料所含和养殖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一个的计算公式,即数学模型,为准确、真实地反映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性与饲料的质量提供一种较准确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和步骤:
1、饲料必需氨基酸均衡性的评价方法
(1)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匹配度即饲料中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养殖动物对各相应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均衡性或一致性。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养殖动物的需要量越相近,其匹配度越高。如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能100%满足养殖动物的需要,其匹配度为100%。饲料必需氨基酸的匹配度越高,饲料的利用率与动物的生长率也越高。与此同时,由不能用于合成动物蛋白的多余必需氨基酸产生、排放的氨氮也越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礼龙,未经吴礼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8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