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果蔬褐腐病、蚜虫的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68667.2 申请日: 2014-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3975962A 公开(公告)日: 2014-08-13
发明(设计)人: 葛喜珍;张思路;李可意;刘红梅;田平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联合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5/26 分类号: A01N65/26;A01N43/90;A01N25/14;A01P3/00;A01P7/04
代理公司: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刘秀青;熊国裕
地址: 100023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果蔬褐腐病 蚜虫 可湿性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果蔬褐腐病、蚜虫的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在保障农作物高产和稳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所造成“3R”问题,即残留、抗性、再猖獗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寻求和开发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的新型农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通常被认为具有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不易产生抗性等明显优点。

褐腐病又名果腐病,是一种菌核病,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分布,是各种核果尤其是桃树的重要病害之一。桃褐腐病能为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为核果种植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蚜虫在蔬菜果树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目前普遍采用化学杀菌剂及套袋方法在花期和结果期对病菌进行杀灭和防治;由于虫伤会增加病菌侵入机会,使用化学农药灭虫也成为防治环节之一;在果实采摘之后,还需要施用化学防腐剂以防止果实腐烂。整个过程中多次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其带来的污染之大可想而知。因而急需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杀虫、杀菌防腐的生物药剂。

可湿性粉剂生产成本低,可用纸袋或塑料袋包装,储运方便、安全,包装材料比较容易处理;更重要的是,可湿性粉剂不使用溶剂和乳化剂,对植物较安全,不易产生药害,对环境安全,在果实套袋前使用,可避免有机溶剂对果面的刺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果蔬褐腐病、蚜虫的可湿性粉剂,该可湿性粉剂具有病虫双治的功效、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宜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果蔬褐腐病、蚜虫的可湿性粉剂,该可湿性粉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配比的成分制成:有效成分20-30%、载体55-60%、润湿剂7-13%、分散剂2-7%,其中,有效成分为川楝子提取物和小檗碱。

其中,所述川楝子提取物为川楝子80%乙醇提取物,该川楝子80%乙醇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具体为:将80%乙醇按10mL∶1g的比例加入川楝子中,90℃提取川楝子3次,醇沉,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川楝子80%乙醇提取物。

所述小檗碱的纯度大于95%。

所述有效成分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小檗碱占70-90%,川楝子提取物占10-30%。

所述载体优选为膨润土;所述润湿剂优选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分散剂优选为木质素磺酸钙。

一种所述防治果蔬褐腐病、蚜虫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川楝子提取物与小檗碱按比例混合,进行超微粉碎,过325目筛,得到有效成分;

(2)将有效成分与载体、润湿剂、分散剂按比例混合,超微粉碎,收集超微粉碎后的粉剂,喷雾干燥,过325目筛,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全部过325目筛即得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能强烈抑制果蔬褐腐病和蚜虫,无毒、无农药残留、环境友好,同时具有稳定、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果蔬褐腐病、蚜虫的可湿性粉剂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其中原药指的是有效成分川楝子提取物和小檗碱,并且,以下实施例中均按照以下方法测定悬浮性和润湿性。

一、悬浮率测定:

称取适量试样M11.000g,置于盛有50mL标准硬水(30±1)℃的200mL烧杯中,用手摇荡作圆周运动,约每分钟120次,进行2min,将该悬浮液在同一温度的水浴中放置13min,然后用(30±1)℃的标准硬水将其全部洗入250mL量筒中,并稀释至刻度,盖上塞子,以量筒底部为轴心,将量筒在1min内上下颠倒30次(将量筒倒置并恢复至原位为一次,约2s)。打开塞子,再垂直放入无振动的恒温水浴中,放置30min。用吸管在10~15s内将内容物的9/10(即225mL)悬浮液移出,不要摇动或搅起量筒内的沉降物,确保吸管的顶端总是在液面下几毫米处。量筒底部剩余的1/10也移出并测定其干重,记为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8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