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式送风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9048.5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其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其厚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40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送风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主动式送风口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空气中的污染、风沙和雾霾天气,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传统的口罩由整体的罩体构成,罩体的外侧面为过滤面,沿过滤面中设置滤料层,外面空气通过鼻呼吸力经过滤料层吸入,但由于滤料层等阻力下造成呼吸不顺畅。同时当需要达到一定的过滤效果时,滤料层阻力亦成正比增加,造成外部空气从罩体与脸部之间的接缝中进入,从而影响了过滤效果。
传统的直流电机包括轮式风轮和轮式风轮轴心设置的同轴直流电机,转轮式风轮包括圆形侧板、侧板之间环圆周等距设置的若干风页,直流电机的转子外壳与轮式风轮固定为一体。两侧板对称设置有固定风页两端部的通孔,风页两端部穿插过通孔后设置外端部,通过对风页的外端部翻折90度后与侧板的外侧壁面贴紧固定,由于在使风页的外端部90度翻折工序方法会产生轴向的偏心受力,对风页本身、两侧板以及风页与两侧板连接之间变形和偏心,同时造成风轮整体的会产生扭转,从而不能保证其同心度和平整质量要求。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顺畅,防护效果好的主动式送风口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主动式送风口罩,包括罩体,其罩体的下部设有送风腔、上部形成与口鼻相适配的呼吸罩、送风腔中设有送风的直流风机,送风腔侧面设有进气口,沿进气口的送风腔中设有滤料层,送风腔和呼吸罩之间设有输气通道。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下部设有送风腔,并把进入口设置在送风腔内侧面,在送风腔内侧面形成缓冲空间缓和待进入的空气,以防止空气直冲进入口。送风腔中的直流风机提供吸力将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后经过滤料层过滤,经过滤净化的空气由输气通道输送入呼吸罩中,直流风机提供的风压大于呼吸量和外部大气压之和,以使吸气时保证呼吸罩侧沿接触边间隙不会有外部空气进入。同时保证呼气时所呼出的废气从呼吸罩侧沿接触边间隙向外排出。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
上述的主动式送风口罩,罩体包括外罩和内罩,内罩设置在外罩中形成送风腔,两侧对称设置的输气通道,输气通道延伸至高于鼻孔的鼻侧边相对位。内罩的外壁面与外罩内壁面形成送风腔和左右两侧延伸至高于鼻孔的鼻侧边相对位的输气通道,使经过滤净化的空气由输气通道输送入呼吸罩中高于鼻孔的鼻侧边相对位,与呼气时所呼出的废气不会造成混合,以保证吸入新鲜气体。
上述的主动式送风口罩,内罩下部形成向下延伸与口部适应的罩口部,罩口部设有与下巴相定位的下沿边,下沿边下部设有容腔容置电池。内罩的内壁面形成与口部相适应的罩口部,罩口部的下沿边扣住下巴相定位,具有舒适的定位较果。内置的电池容腔在底部设置活动盖满足拆装方便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主动式送风口罩,送风腔输入呼吸罩中形成风压大于外部气压和吸入量之和。以使吸气时保证呼吸罩侧沿接触边间隙不会有外部空气进入。同时保证呼气时所呼出的废气从呼吸罩侧沿接触边间隙向外排出。
上述的主动式送风口罩,直流风机为转轮式风机,包括两转轮侧板、两侧板之间环圆周等距设置的若干风页和转轮轴心的直流电机。转轮式风页轴心内置同轴的直流电机,以缩小风机的整体体积,同时转轮式风页保证风压均匀一致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主动式送风口罩,输气通道形成在外罩和内罩之间,输气通道上端部形成水平方向设置。使经过滤净化的空气由输气通道输送入呼吸罩中高于鼻孔的鼻侧边相对位水平输入,输入方向与鼻孔吸气方向一致,实现呼气时所呼出的废气不会造成混合,以保证吸入新鲜气体。
上述的主动式送风口罩,送风腔的内侧面设置活动卡扣的罩板,进气口沿罩板均布设置。活动卡扣的罩板实现方便拆装其中的滤料层和直流风机,以进行更换和清洁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主动式送风口罩,滤料层采用过滤绵或活性炭或过滤纸或其结合材料。通过采用不同材料的滤料以实现不同过滤等级的产品,不同过滤等级的产品通过送风的直流风机保证送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其厚,未经朱其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9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铆机
- 下一篇: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水原位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