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9544.0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7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滢;万屹;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测量 上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
背景技术
微小区(microcell)是在宏小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与宏小区相比,它的发射功率较小,一般在2W左右;覆盖半径大约为100m~1km。
微小区一般在2W左右;覆盖半径大约为100m~1km;基站天线置于相对低的地方,如屋顶下方,高于地面5m~10m,无线波束折射、反射、散射于建筑物间或建筑物内,限制在街道内部。微小区最初被用来加大无线覆盖,消除宏小区中的“盲点”。同时由于低发射功率的微小区基站允许较小的频率复用距离,每个单元区域的信道数量较多,因此业务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将它安置在宏小区的“热点”上,可满足该微小区域质量与容量两方面的要求。
小区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网络运营初期,运营商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大型的宏小区,取得尽可能大的地域覆盖率。随着用户的增加,宏小区进行小区分裂,变得越来越小。当小区小到一定程度时,建站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小区半径的缩小也会带来严重的干扰,另一方面,盲区仍然存在,热点地区的高话务量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吸收,微小区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而产生的。
微小区既可以作为基本的覆盖,又可以当作覆盖的补充,还可以随业务量分布和增长,由点到面进行多层覆盖,逐步提高网络的容量。虽然微小区的使用增加了网络复杂性、规划难度以及经济成本,但为了充分利用有限频率,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微小区的使用是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
微小区和宏小区都存在控制面和数据面,但是微小区之间,以及微小区和宏小区之间切换比较频繁,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现在提出了一种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实现,即微小区只有用户面,而控制面都在宏小区,当然宏小区也有用户面。在这种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的场景下并未给出一种标准的具体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能够减少信令开销,避免小区间频繁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获得宏小区的小区信息,以及与该宏小区重叠覆盖的微小区的小区信息;
当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测量该微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并上报给该宏小区;测量该微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反馈给该微小区;测量该宏小区的RSRP、RSRQ和CSI,并上报给该宏小区;
该宏小区接收到该终端上报的该微小区的RSRP和RSRQ,用于确定该微小区是否为该终端服务。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测量该微小区的RSRP和RSRQ并上报给该宏小区用于确定该微小区是否为该终端服务;测量该微小区的CSI并反馈给该微小区;测量该宏小区的RSRP、RSRQ和CSI,并上报给该宏小区;能够减少信令开销,避免小区间频繁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终端测量上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宏小区和微小区异频重叠覆盖,且控制面和用户分离,微小区只有用户面,控制面都在宏小区的场景中,宏小区也可以有用户面。宏小区和微小区之间通过非理想回传链路连接。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针对宏小区和微小区使用不同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使终端能够区分哪个标识对应的小区为宏小区,那个标识对应的小区为微小区。
具体实现时,如可以约定不同数据段内的数字标识不同类的小区;也可以通过增加字母等标识区分是哪一类小区的标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确定实现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终端在处于连接状态时,仍然需要测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因此,终端还是需要获得宏小区的小区信息,以及与该宏小区重叠覆盖的微小区的小区信息,这里的重叠覆盖指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大于微小区的覆盖范围。
具体实现时,宏小区广播发送携带其小区信息的RRC信令;广播发送携带与其重叠覆盖微小区的小区信息的RRC信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9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