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模型拼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9643.9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鞠平;秦川;刘永康;吴峰;陈谦;金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模型 拼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电网模型拼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电网互联的形成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现代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运行方式也愈发多样化,要求对电网进行兼顾速度和精度的在线建模。而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加,使得通过上层电网收集整合全网数据进行集中在线建模不太可行。因此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分层分区管理的特点,进行分层分布在线建模。各层各区电网分别建立自身的模型,并通过实时的模型拼接合并成全网模型。在模型拼接过程中,由于各子电网潮流断面在时间上并非完全同步,需要对潮流不断协调平衡。现有的协调平衡算法大多需要经过复杂计算才能完成边界潮流的调整匹配,而且当各区域电网之间联络线较多、相互耦合较紧密时甚至可能存在收敛性问题,因此难以满足现代电网兼顾速度和精度的在线建模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网模型拼接方法,在不需要复杂计算的前提下,准确、快速地补偿潮流不平衡量,并且保证模型拼接后的动态仿真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网模型拼接方法,第一电网与第二电网是位于不同层级或不同区域的2个电网模型,拼接这2个电网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第一电网与第二电网的边界潮流,计算潮流不平衡量;
第二步:在第一电网的边界节点与第二电网的边界节点之间增加“即插即用”接口模型,第一电网通过“即插即用”接口模型与第二电网拼接;
第三步:根据第一步计算的潮流不平衡量来设定“即插即用”接口模型中各元件的参数。
其中,上述“即插即用”接口模型包含移相器、变压器和接地导纳,移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网的边界节点,它的输出端经变压器与第二电网的边界节点连接,接地导纳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第一电网的边界节点。
其中,上述“即插即用”接口模型各元件的参数由以下方法设定:
设定移相器的移相角θ=θ2-θ1;设定变压器的变比设定接地导纳
其中,P1、Q1、U1、θ1依次为需要拼接的第一电网的边界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和电压相角,P2、Q2、U2、θ2依次为第二电网的边界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和电压相角,接地导纳值采用复数形式表示,G为其实部,B为其虚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的潮流匹配算法需要大量复杂计算甚至难以收敛不同,本发明采用的“即插即用”接口模型不需要复杂计算,即可准确、快速地补偿潮流不平衡量。而且由于接口模型中不包含动态元件,拼接后的模型能够满足动态仿真精度。因此,本发明实现了电网模型拼接的“即插即用”,从而满足现代电网兼顾精度和速度的在线建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个需要拼接的电网的边界潮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即插即用”接口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9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鳃鲈繁殖产卵用的隐蔽装置
- 下一篇:种鸡测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