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超声波清洗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0131.4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黄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远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4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超声波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清洗机,特别是一种立式超声波清洗机。
背景技术
超声波清洗机的工作原理是: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直径为50-500μm 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生长,而在正压区,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大,然后突然闭合。并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他们分散于清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油污裹着而黏附在清洗件表面时,油被乳化,固体粒子脱离,从而达到清洗件净化的目的。随着清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超声波清洗机。
现有技术中,超声波清洗机通常至少包括自前至后排列的上料段、超声波清洗段、喷淋段、切水段、烘干段及下料段。上述各工序段呈线形排布,因此一般超声波清洗机的体积、占地面积非常大。而当与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配合使用时,其体积为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数倍之多,难以与现代机床及加工中心搭配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超声波清洗机,其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超声波清洗机,它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超声波清洗槽、烘干机构以及输送机构,所述烘干机构位于超声波清洗槽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呈闭合的环状,所述输送机构由电机驱动用于带动工件依次穿过所述超声波清洗槽以及烘干机构。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呈环状的输送轨道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上的多个用于固持工件的夹子。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清洗槽与烘干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喷淋机构、吹水机构以及冷却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依次穿过超声波清洗槽、喷淋机构、吹水机构、烘干机构以及冷却机构。
更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清洗槽、烘干机构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底部、顶部上,所述喷淋机构及吹水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侧部上,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机架的另一侧部上。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设置有光栅,所述输送机构穿过所述上料机构,当光栅检测到机械手或操作人员时,所述输送机构停止输送。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超声波清洗机的各工序段设置为立体排布,它在两个水平面和两个垂直面平均可布置清洗功能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线形排布,更节省空间,超声波清洗机的体积和尤其是占地面积均非常小;且由于其体积与现代的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体积相仿,非常适合与现代化机床混搭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机架;2、输送机构;21、电机;22、输送轨道;23、夹子;3、超声波清洗槽;31、超声波振盒;32、超声波发生器箱;4、喷淋机构;5、吹水机构;6、烘干机构;7、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结合图1所示,一种立式超声波清洗机,它包括机架1,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超声波清洗槽3、喷淋机构4、吹水机构5、烘干机构6以及冷却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输送机构2,所述烘干机构6位于超声波清洗槽3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2呈闭合的环状,所述输送机构2由电机21驱动用于带动工件依次穿过所述超声波清洗槽3以及烘干机构6。
结合图1-2所示,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用于呈环状的输送轨道22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22上的多个用于固持工件的夹子23。所述输送轨道22设置于多个呈环形排布的滚轮上,滚轮由所述电机21驱动转动。夹子23等间隔地设置于输送轨道22上,夹子23上设置有用于将夹子23复位的拉簧,以便于夹紧工件以及当工件脱离夹子23后夹子23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远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远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