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FC指环制造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0245.9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绍杰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fc 指环 制造 流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NFC指环的制造流程,主要在规划NFC指环的一种加工流程,以提升NFC指环在制造上的效率及质量,而使NFC指环的NFC电路组件可快速组合且不易脱落又可防水。
背景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作为通信技术的新宠,它在多方面要优于蓝牙,如:数据传输速度变快,安全性更高,成本与耗能更低。由于这样一个新兴的功能,让很多发明家赋予了它更多的幻想,比如NFC指环就博人眼球。可以把NFC指环理解成是一个集信息存储+手机译码器的神奇产品,戴上它并经过设定后,指环在接触手机的瞬间就能自动解锁,并且可以与手机间加密,这不仅保护了个人隐私,也让消费者的手机更安全。
一般NFC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指环,为兼具美观常用金属制作,并以修饰的塑橡皮,将NFC电路及天线的软性PCB,设置在塑橡皮与戒面之间,如此NFC可穿透塑橡皮,以NFC通讯模式,发出无线信号,惟以上制作,在封装美观及电路防水上,产生困难。
是以,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秉精益求精的研发精神,针对上述缺失寻求一改善之道,而提出本发明NFC指环的制造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FC指环制造流程,提升NFC指环在制造上的效率及质量,而使NFC指环的NFC电路组件可快速组合且不易脱落又可防水。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NFC指环制造流程,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S1)、工艺加工:将金属管材或陶瓷环加工成要求尺寸的凹型环圈,即指环本体;
步骤二(S2)、雕刻或车铣:将加工好的凹型指环本体外围雕刻或车铣两凹槽,以便于粘连NFC电路组件;
步骤三(S3)、表面处理:将加工好的指环本体内外面作表面处理(抛光或电镀等);
步骤四(S4)、粘合:将NFC电路组件粘合在指环本体凹槽中;
步骤五(S5)、套合:将剪裁好的橡塑料热缩套管或弹性橡胶圈套合在指环本体外壁;
步骤六(S6)、加热:将套合上的橡塑料热缩套管加热,使其紧固附着于指环本体外壁(若采套合弹性橡胶圈处理此步骤可省)。
一种NFC指环制造流程,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工艺加工:将金属管材或陶瓷环加工成所需求的凹型环圈,即指环本体;
步骤二、雕刻或车铣:将加工好的凹型环圈的指环本体外围雕刻或车铣凹槽,以便于粘连NFC电路组件及其它饰件;
步骤三、表面处理:将加工好的指环本体内外面作表面处理(抛光或电镀等);
步骤四、粘合:将NFC电路组件粘合在指环本体环圈凹槽中;
步骤五、粘合防水饰皮:将防水饰皮粘合在指环本体外壁;
步骤六、粘合镶钻夹件:将加工好的镶钻夹件坎入指环本体上设置的夹件放置槽内并粘合。
本发明将金属管材或陶瓷环、NFC电路组件、橡塑料热缩套管或弹性橡胶圈,透过工艺加工、表面处理(抛光或电镀等)、粘合、套合及加热的步骤,达到简单快速生产NFC指环的制造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NFC指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NFC指环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NFC指环的竖向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NFC指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NFC指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NFC指环另一实施例的竖向剖切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NFC指环另一实施例的横向剖切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NFC指环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NFC指环另一实施例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
00/01 NFC指环
10 指环本体 11 NFC电路组件放置槽
20 NFC电路组件 21 NFC柔性电路板
22 铁磁性材料贴片(Ferrite Sheet)
30 橡塑料热缩套管/弹性橡胶圈
010 指环本体 011 NFC电路组件放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绍杰,未经丁绍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宽带接收信号射频采样下的时延调整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