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滤清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1022.4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华;公方兰;秦锋;张瑞平;徐庆和;董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属于滤清器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和胶状沉淀物、水等不断混入润滑油。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是滤掉这些机械杂质和胶质,保待润滑油的清洁,延长其使用期限,现在普遍使用的的滤清器的端盖为铁盖,容易划伤,并且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多次铆合、点焊、胶接,外部需要喷漆,对空气污染大,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浪费时间多。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机油滤清器。
本发明所述的机油滤清器,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一端设下端盖,下端盖上设旁通阀,旁通阀通过下壳体密封在壳体内,另一端设上端盖,上端盖上设止回阀,止回阀通过上壳体密封在壳体内,上壳体中部设机油出口,机油出口周围设机油进口,机油进口的位置与止回阀的位置对应,壳体内设滤芯,滤芯中空位置设龙骨架,龙骨架一端与上端盖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下端盖密封连接,龙骨架为模块式龙骨架,每个模块首尾两端分别设置规格相同的凹止口和凸止口,相邻模块通过凹止口和凸止口配合在一起,龙骨架上设过滤孔,壳体与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为透明塑料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旁通阀为旋转式滤清器旁通阀,包括下端盖,下端盖上设柱形凹坑形成腔体,柱形凹坑中部设阀体通孔,阀体通孔内配合阀体,阀体呈“工”字形,包括阀盖和卡板,阀盖和卡板之间通过柱体固定连接,阀盖直径大于阀体通孔直径,卡板宽度与柱体直径相同;还包括下盖,下盖上设通孔,与通孔呈90度设沉孔,通孔和沉孔的尺寸及形状与卡板的尺寸及形状相同,柱体上设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旁通阀为卡爪式滤清器旁通阀,包括下端盖,下端盖上设柱形凹坑形成腔体,柱形凹坑中部设通孔,通孔内配合阀体,阀体包括阀盖,阀盖直径大于通孔直径,阀盖工作面上对称固定卡爪,卡爪为倒刺形,卡爪倒刺口与阀盖之间设弹簧,弹簧自然状态下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卡爪外缘与中心线的距离大于通孔半径。
下端盖底部设置阶梯台阶,并使用多种支撑弹簧定位,通用性强。
上下端盖与滤芯采用板焊固定,效率高无胶接痕迹。
旁通阀为尼龙材质。
壳体内壁上设导流板,相邻导流板形成导流槽,导流槽可均匀分配机油通过滤芯,提高过滤效果和效率。
下壳体与壳体通过磨合连接,密封性好。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油压将止回阀顶起,机油从止回阀和上壳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经滤芯过滤后从龙骨架上的过滤孔进入龙骨架内腔,然后从机油出口流出,当滤芯堵塞严重时,不断进入壳体内的机油使壳体内的油压增大,机油进入下端盖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并将卡爪式滤清器旁通阀顶起,机油直接从龙骨架内流出,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时,机油停止进入壳体,在油压的作用下,止回阀复位,机油留在壳体内,等待发动机再次启动进入循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机油滤清器,卡爪式滤清器旁通阀,结构简单易操作,通用性强,外壳采用透明化和端盖一次成型,节省了时间,透明化的外壳可以使使用者随时观察内部的情况,从而及时应对,提高发动机的寿命,龙骨架为多个小型模块搭接,通用性强,易更换,节省成本,整体结构节能环保,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1中旋转式滤清器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2中卡爪式滤清器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孔;2、沉孔;3、阀盖;4、弹簧;5、下端盖;6、卡板;7、下盖;8、旁通阀;9、下壳体;10、滤芯;11、机油出口;12、龙骨架;13、导流板;14、上端盖;15、上壳体;16、止回阀;17、密封件;18、机油进口;19、壳体;20、倒刺口;21、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五香木耳脆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纳米颗粒墨料的光学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