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吸收生物活性骨诱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344.9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3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庆柳 |
主分类号: | A61L27/12 | 分类号: | A61L27/12;A61L27/24;A61L27/20;A61L27/22;A61L27/5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活性骨 诱导材料 可吸收 骨缺损 制备 诱导 材料科学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摩尔百分比 生物蛋白胶 生物降解性 生物相容性 诱导骨再生 自体骨移植 明胶 病毒灭活 低结晶度 工艺制备 骨传导性 骨诱导性 胶原蛋白 抗原去除 钙磷盐 共沉淀 骨坏死 骨空腔 骨重建 壳聚糖 疾病 抗原 粉体 复配 基质 降解 填充 裂缝 创伤 修复 再生 合并 替代 传播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收生物活性骨诱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所述可吸收生物活性骨诱导材料由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含摩尔百分比分别为50±5%CaHPO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收生物活性骨诱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填充、诱导修复由于疾病、创伤或手术引起的骨缺损、骨坏死、骨空腔或裂缝,属于生物医学工程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骼移植是仅次于输血的需求量最大的移植物,由于疾病、创伤或手术引起的骨缺损、骨坏死、骨空腔或裂缝是临床常见病例。自体骨移植是最常用、也是效果最好的临床手段,但自体骨来源十分有限,且造成供区新的骨缺损。因此,替代自体骨的骨移植物的研发是过去几十年及将来相关行业科研人员持续努力的目标。
由于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在化学性质上与无机骨质非常类似,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但是在活体内降解速度很慢而影响了骨的再生修复。合成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等)完全不能降解或降解产物引起机体不良反应。作为选择,取自尸体的同种异体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利用,但还是存在无法降解、抗原去除不彻底引发的妨碍骨缺损修复、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等缺陷,且这种植骨材料的来源越来越少。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异种骨(猪骨),由于无法彻底去除抗原,除具有不降解吸收、妨碍骨缺损修复等缺陷外、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更加强烈。上述各种骨移植材料均为生物惰性材料,不参与骨代谢循环,植入人体后长期均存在引发骨质疏松、骨坏死的可能。因此,能替代自体骨的、具有短期内(3个月左右)彻底被降解吸收同时诱导骨缺损再生、彻底去抗原、无传播疾病风险的人工生物活性骨材料的研发成为目前的热点和方向。为了进行本发明,本发明人对理想的骨再生、骨代用材料反复进行了深入彻底的研究,发现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含有一定比例CaHP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吸收生物活性骨诱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低结晶度的含有一定比例CaHP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庆柳,未经胡庆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