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铸件中细长弯曲异形孔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350.4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董茵;海潮;张凌峰;郑元斌;王斌;周宝玲;刘文娜;梁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郭平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铸件 细长 弯曲 异形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熔模精密铸造领域,尤其是具有细长异形弯曲孔的铝合金铸件的熔模精铸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CN201120322533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浇铸细长孔铸件的熔模型壳,属于熔模模具;旨在提供一种浇铸完毕后无需进行碱煮处理即可得到完整铸件的熔模模具。它由型芯、包覆在该型芯表面的蜡模、包覆在该蜡模表面的型壳、设在该型壳上的排蜡流道构成;型芯由填塞在蜡模中的粘性型砂构成。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利用粘性型砂形成铸件细长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不高。
熔模精密铸造方法制造具有细长弯曲异形孔的铝合金精铸件时,其细长异形孔的成形一般用压制蜡模过程的金属型芯,但是存在金属型芯无法抽芯等问题,且细长弯曲异形孔部位的型壳制造难度很大甚至于无法制壳。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用陶瓷型芯成形,待铸件浇注后,用强碱腐蚀法脱除陶瓷型芯,但强碱腐蚀会严重损伤铝合金铸件本身。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细长弯曲异形孔的铝合金铸件的精密铸造成形方法,解决依靠传统金属型芯制造细长弯曲孔工艺存在金属型芯抽取难、制壳难甚至于无法制壳等问题,依靠陶瓷型芯制造细长弯曲孔工艺存在的脱芯时严重腐蚀铸件本身难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保证铝合金铸件细长弯曲异形孔的合格成型,且能提高铝合金铸件细长弯曲异形孔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耐磨耐蚀性和使用强度。
(2)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铸件中细长弯曲异形孔的成形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铸件设计图中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切割和弯制与异形孔内径形状和尺寸相同的金属管,金属管的熔点高于铝合金熔点;
2)对金属管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3)将金属管放入蜡模模具中并固定,进行蜡模压型;
4)用蜡封严预埋金属管端头外露孔;
5)用X射线检验蜡模内预埋的金属管;
6)进行通用铝合金精铸件生产工艺流程:蜡模修整、组合、制壳、脱蜡、型壳焙烧、熔化浇注、脱壳、切割打1磨;
7)X光检查预埋金属管的形状及位置是否正确。2
8)用滚珠检查金属管内部是否通畅。
所述的金属管的材料为1Cr18Ni9Ti。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预埋金属管来制造铝铸件中异形孔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细小弯曲异形孔成型难问题,避免金属型芯抽取难、细小弯曲长孔制壳难、利用陶瓷型芯制造铝合金铸件存在脱芯时严重腐蚀铸件本身等技术瓶颈问题。且能有效提升铝合金铸件异形细小弯曲细长孔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耐磨耐蚀性和使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铝合金铸件示意图,其中:件1是铝合金铸件,件2是预埋的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案例1:中介机匣
1)按照中介机匣铸件图细长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制作不锈钢金属管配件,直径为8mm,管壁厚1mm,材料为1Cr18Ni9Ti,可以保证在铝合金铸件浇注过程成分和尺寸稳定。
2)对金属管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3)将金属管放入蜡模模具中并固定,进行蜡模压型;
4)用蜡封严预埋钢管端头外露孔;
5)用X射线检验蜡模内预埋件;
6)进行通用铝合金精铸件生产工艺流程:蜡模修整、组合、制壳、脱蜡、型壳焙烧、熔化浇注、脱壳、切割打磨等;
7)X光检查预埋金属管的形状及位置是否正确。
8)用滚珠检查金属管内部是否通畅。
案例2:壳体
1)按照壳体铸件图细长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制作不锈钢金属管配件,直径为6mm,管壁厚1mm,材料为1Cr18Ni9Ti;
2)对金属管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3)将金属管放入蜡模模具中并固定,进行蜡模压型;
4)用蜡封严预埋钢管端头外露孔;
5)用X射线检验蜡模内预埋件;
6)进行通用铝合金精铸件生产工艺流程:蜡模修整、组合、制壳、脱蜡、型壳焙烧、熔化浇注、脱壳、切割打磨等;
7)X光检查预埋金属管的形状及位置是否正确。
8)用滚珠检查金属管内部是否通畅。
案例3:调节器壳体
1)按照调节器壳体铸件图细长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制作不锈钢金属管配件,直径为5mm,管壁厚1mm,材料为1Cr18Ni9Ti;
2)对金属管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式船体外板喷涂设备
- 下一篇:充电式手持电动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