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温碳酸盐岩酸化用的胶凝酸酸液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1750.5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杏娟;贾红战;李军;李文杰;曹骕骕;毕研霞;王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74 | 分类号: | C09K8/7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温 碳酸盐 酸化 酸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凝酸,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和酸的穿透距离的适用于高温碳酸盐岩酸化用的胶凝酸酸液。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所用的胶凝酸在高温下粘度很小,不耐剪切,在降低酸盐反应速度的性能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深入,深井、超深井的数量逐渐增加,对胶凝酸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达到抗高温耐剪切、反应后不产生有害残渣或返排时残渣很少、稳定性良好的效果。作为酸压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酸化工作液体系,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酸压施工效果的好坏。
国外BJ公司研制出了系列胶凝酸。国内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研究院、井下工作处等单位也进行了胶凝酸配方研究和现场应用。其中天然气研究院已经研究出适用于中、高温井压裂酸化的油井用胶凝酸配方和气井用胶凝酸配方及一系列配套技术,并成功地采用了前置酸+胶凝酸、前置酸+胶凝酸+常规酸等注入工艺,对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岩体酸化和压裂酸化施工。经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四川油田百余井次现场施工表明,该胶凝酸酸液体系明显地减缓了酸岩反应速度,增大了酸化作用半径,延伸了裂缝长度,有效地解除了井筒中水锁、乳堵以及其他堵塞,沟通了油气通道,提高了酸化效果。但配制出的胶凝酸酸液体系性能不够稳定,成本高,导致现场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碳酸盐岩酸化用的胶凝酸酸液,能够有效提高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和酸的穿透距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高温碳酸盐岩酸化用的胶凝酸酸液,胶凝剂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其他成分按体积百分比,含有以下成分:
余量为水。
所述胶凝剂为阳离子型丙烯酰胺类聚合物。
所述缓蚀剂为咪唑啉类、席夫碱类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助排剂为烷基磺酸盐类、甜菜碱类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铁离子稳定剂为络合剂类、还原剂类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应用于高温碳酸盐岩酸化施工中,抗高温、抗盐,具有良好的缓速、降滤失、造缝和降阻的性能,能有效的减轻二次伤害,达到深度酸化的目的。胶凝酸酸液体系性能稳定,配制简单,施工方便,可有效应用于高温碳酸盐岩酸化改造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适用于高温碳酸盐岩酸化用的胶凝酸酸液,胶凝剂按质量体积百分比,其他成分按体积百分比,含有以下成分:
余量为水。
所述胶凝剂为阳离子型丙烯酰胺类聚合物。
所述缓蚀剂为咪唑啉类、席夫碱类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助排剂为烷基磺酸盐类、甜菜碱类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铁离子稳定剂为络合剂类、还原剂类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实例1:
64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下同)31%HCl+0.6g胶凝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酸化用胶凝剂)+4mL缓蚀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酸化用缓蚀剂)+2mL助排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措施用助排剂)+2mL铁离子稳定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酸化用铁离子稳定剂)+28mL水。
胶凝剂酸溶时间20min,胶凝酸酸液体系室温粘度40mpa·s,在150℃条件下,170s-1下剪切60min后酸液粘度15mpa·s,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实例2
64mL31%HCl+0.65g胶凝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酸化用胶凝剂)+4mL缓蚀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酸化用缓蚀剂)+2mL助排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措施用助排剂)+2mL铁离子稳定剂(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BZ酸化用铁离子稳定剂)+28mL水。
胶凝剂酸溶时间22min,胶凝酸酸液体系室温粘度42mpa·s,在150℃条件下,170s-1下剪切60min后酸液粘度16mpa·s,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实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钒氮微合金化磨棒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正介电各向异性液晶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