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清障功能的波浪能量转换供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852.7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康耕强;张利民;李琨;明志舒;张成;韩延峰;胡琳;于千千;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F03B1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华清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清障 功能 波浪 能量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海浪的机械能量经转换供能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清障功能的波浪能量转换供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200810237708.3)中公开了一种“海浪供能船”,其包括由船体、漂浮采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能量利用装置组成;若干个漂浮采能装置通过其能量传动杆可活动地与船体相连接,能量转换装置位于漂浮采能装置上的能量传动杆与变速传动装置之间,变速传动装置安装在船体上,其输出端与能量利用装置相连接,变速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装有蓄能装置。
但是由于目前海洋污染也比较严重,海上漂浮物比较多,在其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且无法对漂浮物进行收集。
发明的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清障功能的波浪能量转换供能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清障功能的波浪能量转换供能装置,包括船体、漂浮采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能量利用装置;若干个漂浮采能装置通过其能量传动杆活动地与船体相连接,能量转换装置位于漂浮采能装置上的能量传动杆与变速传动装置之间,变速传动装置安装在船体上,其输出端与能量利用装置相连接,变速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装有蓄能装置,船体前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其相连的摆臂,且船体的前面开口,且在开口处设有一个与船体密封配合的回收箱和与回收箱的相通的传输带。
所述的传输带固定在船体的前面。
所述的回收箱内设有一个过滤网,过滤网在高度方向上低于传输带的垃圾输出端10cm。设置过滤网是因为在船体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通过传输带进入海水,因此,通过过滤网可以将垃圾过滤在过滤网上,海水通过过滤网再直接回到海里。
所述的回收箱前面开口和顶面开口,过滤网与回收箱活动连接,当过滤网上的垃圾沉积满后,可以将过滤网取出,然后将垃圾倒入别的装置。
回收箱与船体密封配合主要是放置海水进入船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实现能量转换的同时,实现了对海上垃圾的清理,进而降低了波浪能量转换供能装置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回收箱的结构图;
图中:1、船体,2、漂浮采能装置,3、能量转换装置,4、能量利用装置,5 摆臂,6 传输带,7回收箱,8 过滤网,201、漂浮能量传动杆,202、拨销,300、滑槽孔,301、传动杠杆及扇形齿轮,302、支座,303、定向棘轮,304、蓄能飞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型海洋波浪能量转换供能装置,由船体1、漂浮采能装置2、能量转换装置3和能量利用装置4组成;若干个漂浮采能装置2围绕在船体周围的海面上,通过其能量传动杆201可活动地与船体1相连接,能量转换装置3位于漂浮采能装置2上的能量传动杆201与变速传动装置301之间,变速传动装置301安装在船体1上,其输出端与能量利用装置4相连接,变速传动装置301的输出端装有蓄能装置。且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摆臂5,且船体1的前面开口,船体1内设有回收箱,船体1的开口处通过传输带6与回收箱7相通。
传输带6固定在船体的前面。
回收箱内设有一个过滤网8,过滤网8在高度方向上低于传输带的垃圾输出端10cm。设置过滤网是因为在船体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通过传输带进入海水,因此,通过过滤网可以将垃圾过滤在过滤网上,海水通过过滤网再直接回到海里。
所述的回收箱7前面开口和顶面开口,过滤网8与回收箱7活动连接,当过滤网8上的垃圾沉积满后,可以将过滤网取出,然后将垃圾倒入别的装置。
漂浮采能装置2为一种比重小于海水的固体漂浮物,制作材料可用能防海水腐蚀的各种固体物资,如玻璃纤维、再生塑料、再生橡胶、木材、金属材料等,一切用于造船的材料均可;其上连接有能量传动杆201,传动杆201上安装有拨销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8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外站式充电的自充电电动车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能量再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