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静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276.8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慧;高科科;张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9/02 | 分类号: | F01D9/02;F01D2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透平 气流 激振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平机械叶片,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静叶结构。
【背景技术】
振动疲劳断裂是透平机械叶片失效的常见形式。气流激振力是导致振动疲劳的重要原因。静叶尾迹引起的气流激振力对机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极大隐患。由于流场的复杂性,传统的分析方法很难揭示问题的本质,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对静叶尾迹流导致的气流激振力才有了深入的研究。
由于喷嘴出口存在一定的厚度,在出口处气流尾迹速度相对较低,而在喷管流道中部的气流速度较大。速度分布不均匀对应着压力分布的周向不均匀,从而导致作用在动叶上气流力的周向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静叶结构,其能够减小由静叶尾迹引起的气流激振力对机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的隐患,保证机组可靠长久的安全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静叶结构,该静叶为径向弯曲叶片,其中,径向弯曲叶片为透平叶栅中的静叶栅。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径向弯曲叶片为正弯叶片或者反弯叶片,当径向弯曲叶片为正弯叶片时,其压力面与两端面夹角为锐角;当径向弯曲叶片为反弯叶片时,其压力面与两端面夹角为钝角。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正弯叶片的弯曲角度范围为5°≤δ≤25°;反弯叶片的弯曲角度范围为5°≤θ≤25°。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静叶型线不变,静叶沿径向弯曲,成抛物线形状,弯曲方程形式为y=ax2,其中,抛物线顶点在曲线中点,其中,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a为常系数。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静叶结构适应于小高度小扇度叶栅,即相对高度叶型扇度υ≤1.2,其中,l为叶栅高度,b为叶型弦长,r2、r1分别为叶栅的外半径和内半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一种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静叶结构,其保持静叶型线不变,通过透平静叶沿径向弯曲,在不改变静叶节距及叶型的条件下,改变静叶出口速度分布,可有效降低透平的激振力因子同时不影响透平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弯曲静叶三维图。
图2为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弯曲静叶主视图。
图3为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弯曲静叶左视图。
图4为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弯曲静叶俯视图。
图5为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正弯静叶。
图6为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反弯静叶。
图7为示例正直叶片轴向力频谱图。
图8为示例正直叶片切向力频谱图。
图9为示例正弯叶片轴向力频谱图。
图10为示例正弯叶片切向力频谱图。
图11为示例反弯叶片轴向力频谱图。
图12为示例反弯叶片切向力频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6,本发明一种降低透平级气流激振力的静叶结构,该静叶为径向弯曲叶片,其中,径向弯曲叶片为透平叶栅中的静叶栅。
进一步地,径向弯曲叶片为正弯叶片或者反弯叶片,当径向弯曲叶片为正弯叶片时,其压力面与两端面夹角为锐角,弯曲角度范围为5°≤δ≤25°;当径向弯曲叶片为反弯叶片时,其压力面与两端面夹角为钝角,弯曲角度范围为5°≤θ≤25°。
本发明静叶型线不变,静叶沿径向弯曲,成抛物线形状,弯曲方程形式为y=ax2,其中,抛物线顶点在曲线中点,其中,x,y,a分别表示横坐标、纵坐标及常系数。本发明静叶结构适应于小高度小扇度叶栅,即相对高度叶型扇度υ≤1.2。其中l为叶栅高度,b为叶型弦长,r2、r1分别为叶栅的外半径和内半径。
为了对本发明进一步了解,现对其具体原理做一说明:
1)由于透平级喷嘴出口存在一定的厚度,在出口处气流尾迹速度相对较低,而在喷嘴流道中部的气流速度较大。
2)速度分布不均匀对应着压力分布的周向不均匀,从而导致气流力的周向变化,引起高频激振力。
3)通过弯曲叶片,改变静叶出口速度分布,使静叶出口高能流体均匀分散,使得动叶受到的气流力变化更为均匀,从而减小激振力和激振力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的切割工艺
- 下一篇:一种辊式偏光片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