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935.8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英;王峰;许晨;刘瑶;钱林;李文明;乔羽;石恬恬;张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管网 微生物 试验 试装 | ||
1.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28):调节水源和给水管网之间的流量平衡;
干管:包括进水干管(30)和出水干管(29),其中进水干管(30)连通水箱(28);
支管:包括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所述的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两端分别并联在进水干管(30)和出水干管(29)上,形成给水管网;且在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生物膜取样器(18)、填料区(16)和取样水嘴(20),分别用以研究管壁生物膜和管网水中的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28)上设有进水管(1)、出水管、泄水管(2)、溢流管(3)、通气管(4)和各管道上设置的若干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设有闸阀和浮球阀(6),其中浮球阀(6)设置在进水管(1)的出水口处;所述的进水管(1)、出水管和泄水管(2)的管径相同,所述的溢流管(3)管径比泄水管(2)管径大一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干管上依次设有闸阀a(7)、水泵(8)、压力表(9)、止回阀(10)、浊度计(12)和颗粒计数器(13),所述的止回阀(10)和浊度计(12)之间设有旁通管(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干管上设有闸阀和余氯仪(11),其中闸阀与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的共同出水口相连,余氯仪(11)设置在闸阀之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采用往复式布置形式,三支支管并列排列,各支管具有相同管径、相同长度且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管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中起始端设有闸阀b(14)、流量计(15)前加氯点(22),中加氯点(23)和后加氯点(24),各支管中的流量通过调节闸阀(14)开启度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干管(30)、出水干管(29)和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的材质均不同,以减小材质对管网微生物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取样器(18)的材质、管径和其所在的支管一致,长度小于1倍管径,并且连接方式为卡箍(19)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网微生物试验小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区(16)与给水管之间均设有滤网,以固定填料;所述的取样水嘴(20)设置在支管a(25)、支管b(26)、支管c(27)末端,用以研究管网水中的微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9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免疫力的黄粉虫保健品
- 下一篇:治疗水泥皮肤病的夏季用中药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