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3233.1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2 | 分类号: | B01J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 加注 药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属于生物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界定为: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手段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医药、农业、海洋、环境、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应用生物技术生产出相应的商品,这类商品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才能形成产业,因此,生物技术产业的内涵应包括生物技术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等。试剂管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部件,传统在试剂管中添加药剂时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其加注的量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肉眼观察得到,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试剂管中添加药剂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浪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机器定量进行自动加注,能够保证每次加注都是统一的体积,使得加注准确,解决了现有试剂管中添加药剂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均与底板垂直固定,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抽液泵,抽液泵的顶端安装有计量泵,且抽液泵和计量泵相互连通,底板上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支撑板的侧壁接触,抽液泵和计量泵均与电机连接,抽液泵上设置有与抽液泵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接有集液罐;计量泵上设置有与计量泵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喷嘴,且出液喷嘴设置在支撑板之间,出液喷嘴的出液口朝向底板,出液喷嘴的轴线平行于铅垂线。
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垂直固定,出液管穿过连接板,且出液喷嘴设置在连接板下方。
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垂直固定,定位板设置在连接板的正下方,出液喷嘴设置在定位板的上方。
所述定位板的顶端内凹形成通槽,且通槽与定位板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通,通槽设置在出液喷嘴的正下方。
所述底板的顶端内凹形成凹槽,且凹槽设置在出液喷嘴的正下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机器定量进行自动加注,能够保证每次加注都是统一的体积,使得加注准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注效率,解决了现有试剂管中添加药剂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凹槽;2—底板;3—连接板;4—抽液泵;5—电机;6—进液管;7—计量泵;8—出液管;9—承重板;10—支撑板;11—定位板;12—出液喷嘴;13—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