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窟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3364.X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谭惠丰;林国昌;卫剑征;王长国;苗常青;刘宇艳;谢志民;赵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32 | 分类号: | B63C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窟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寒冷地区每年初春或初冬季节,由于江河表面冰层较薄,时常发生人员落入冰窟的事故,因为冰窟周边的冰面支撑力较弱,救援人员无法靠近冰窟,导致事故发生后施救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员落入冰窟的事故发生后施救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它包含充气支撑管、连接板、泡沫救生板、气罐、高压管、支杆和悬线;所述充气支撑管有两根,两根充气支撑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前表面的左右两侧,两根充气支撑管的前端设置有一块以上的泡沫救生板,在连接板后侧设置有气罐,气罐通过高压管与两根充气支撑管连通,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杆,支杆的下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杆的上端与同侧的充气支撑管的前端通过悬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重量轻,可以折叠,方便存放和携带,使用时能快速充气展开,提高救援速度,可以在离冰窟较远处对落入冰窟的人员进行救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冰窟救生装置,它包含充气支撑管1、连接板2、泡沫救生板3、气罐4、高压管5、支杆6和悬线7;所述充气支撑管1有两根,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后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前表面的左右两侧,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设置有一块以上的泡沫救生板3,在连接板2后侧设置有气罐4,气罐4通过高压管5与两根充气支撑管1连通,在连接板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杆6,两根支杆6的下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两根支杆6的上端与同侧的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通过悬线7连接,两根支杆6的上端通过连杆6-1固定连接。
在每根充气支撑管1的周围套有一层布套,布套即能起到保护充气支撑管1的作用,又方便与泡沫救生板3等进行连接,在泡沫救生板3外侧也套有一层布套,泡沫救生板3外侧的布套与充气支撑管1周围的布套缝合连接,两根充气支撑管1的后端通过基座1-1与连接板2连接。
所述气罐4固定在托板4-1上,托板4-1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
发明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存放和携带时可将泡沫救生板3和充气支撑管1折叠,方便存放和携带,救生时利用气罐4向充气支撑管1内充气,使充气支撑管1快速展开,便可以在离冰窟较远处对落入冰窟的人员进行救援;支杆6的上端与充气支撑管1的前端通过悬线连接,方便在充气支撑管1展开后没对准冰窟时调整充气支撑管1前端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