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扁桃体发炎的清咽润喉含片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3394.0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文雄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K9/20;A61P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3711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扁桃体 发炎 润喉 含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片,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扁桃体发炎的含片。
背景技术
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症状是咽痛、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此病可引起耳、鼻以及心、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故应予重视。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当机体因寒冷、潮湿、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局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等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扁桃体的血运减少,腺体分泌机能下降,上皮防御能力降低,细菌乘虚而人,滋生繁殖,致使扁桃体发炎。扁桃体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可以造成其他并发症。扁桃体炎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
目前,市场上治疗扁桃体发炎的药物也较多,包括西药和中药治疗,一般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疗效不明显,见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扁桃体发炎的清咽润喉含片,该含片具有润喉利咽、宽胸理气、清热解毒、散结化痰、消炎止痛的特殊功用。临床常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喉发干、声音嘶哑的治疗。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扁桃体发炎的清咽润喉含片,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原料制备成口服含片:余甘子4份-8份、蒲公英10份-14份、两面针4份-8份、木棉花10份-14份、广布野豌豆16份-20份、马兜铃10份-14份。
所述的治疗扁桃体发炎的清咽润喉含片,它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原料制备成口服含片:余甘子5份-7份、蒲公英11份-13份、两面针5份-7份、木棉花11份-13份、广布野豌豆17份-19份、马兜铃11份-13份。
所述的治疗扁桃体发炎的清咽润喉含片,它是以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有效成分原料制备成口服含片:余甘子6份、蒲公英12份、两面针6份、木棉花12份、广布野豌豆18份、马兜铃12份。
以上所述的含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a按重量份数取余甘子、蒲公英、两面针、木棉花、广布野豌豆、马兜铃,将所有中药材干燥,粉碎,按照 1:12加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
b将步骤a中所得的滤液按1 :4比例加入95%乙醇,醇沉24小时,滤过,制得提取液;
c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再加入适量薄荷和淀粉、甜蜜素充分混匀:然后压片成型,得成品。
本发明选取的中药原料中,各药有效成份分析:
余甘子系广西民间壮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外果皮厚1~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甜。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性味: 甘、酸、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形,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性味: 苦、甘,寒。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文雄,未经秦文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并网合流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微网镍氢电池储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