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3933.0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杰;王海宝;杨欣;周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时 多点 自动 浇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很多花卉湿度需要保持在一个既定的值上,超出或者低于这个预定值将对花卉的生长产生影响。
目前现有技术多采用机械进行定时浇灌,定时不准确,湿度不能保证在一个既定值上,保湿效果不好,或者浇灌过度,不能省时省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花卉浇灌装置存在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该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放大电路模块、单片机、继电器、电磁阀、电源;
温度传感器连接放大电路模块,放大电路模块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继电器,继电器连接电磁阀,电源连接单片机。
进一步,单片机采用STC89C52。
进一步,继电器和电磁阀设置开启和停闭两种状态,采用开关量形态输出控制。
进一步,电磁阀设置为12V的直流电磁阀。
进一步,继电器选用电磁式继电器。
进一步,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具体连接为:LM393运算放大器U1的7引脚与电阻R2和电阻R3一端连接后接至继电器J1的2引脚,LM393运算放大器U1的4引脚与电阻R1连接后连接GND端,LM393运算放大器U1的5引脚与电容C2的连接,并与电阻R5一端以及探头接口1脚相连,LM393运算放大器U1的6引脚与可变电阻R4的可调触头连接,发光LEDD1的阴极与电阻R1连接,发光LEDD2的阴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LEDD1的阳极、发光LEDD2的阳极、电阻R3的另一端、LM393运算放大器8引脚、电容C1的一端、电阻R5以及Rx的另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GND端,电阻Rx的另一端与接口DX的引脚1连接;DX的引脚2、探头接口2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一起连接在一起并连接GND端。
进一步,继电器的电路具体连接为:
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至VCC,基极通过电阻R41接至单片机引脚P14;集电极与电阻R42、二极管D4以及电磁阀4引脚连在一起,电阻R42另一端与发光LEDD42的阳极连接,发光LEDD42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以及继电器线圈引脚1相连并连接GND端;继电器引脚2与跳线JP3引脚3连接;继电器引脚3与跳线JP3引脚1连接;继电器引脚5与跳线JP3引脚2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通过用单片机测控来实现花卉生长环境因子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而后输出控制执行机构,以实现环境湿度的测控,达到节水节能,省时省工的效果,实现了按需灌溉功能,按照花卉的需求开启和关闭灌溉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花卉生长的土壤湿度,依据植物要求的湿度值,由单片机来控制电磁阀,从而实现湿度的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较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花卉浇灌装置存在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湿度传感器;2、放大电路模块;3、单片机;4、继电器;5、电磁阀;6、电源;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的控制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时多点自动浇灌机系统主要由湿度传感器1、放大电路模块2、单片机3、继电器4、电磁阀5、电源6组成;
温度传感器1连接放大电路模块2,放大电路模块2连接单片机3,单片机3连接继电器4,继电器4连接电磁阀5,电源6连接单片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