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4290.1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成妙金;曹明章;杨立平;文琴;王新军;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0 | 分类号: | A01N43/80;A01P3/00;A01N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异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异噻菌胺,英文名:isotianil,为拜耳公司和住友化学共同研发的异噻唑类杀菌剂,对病菌直接杀灭作用较小,是有诱导抗性且用量较低的活性成分,持效期长,用药量较少。异噻菌胺目前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防治谱较窄,并且对用药时间要求严格,用药稍迟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病害有出色防治效果的、包含异噻菌胺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异噻菌胺与丁香菌酯以一定比例复配,对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稻瘟病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丁香菌酯,英文通用名coumoxystrobin,为我国新开发的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霜霉病、水稻纹枯病有效,对苹果腐烂病孢子萌发活性很高,但对苹果腐烂病菌丝生长抑制活性较低。随着同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大面积推广使用,这类杀菌剂的抗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另外,丁香菌酯为新合成的化合物,单独使用成本较高,开发复配增效组合物可提高性价比。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以异噻菌胺为一种有效成分、以丁香菌酯为另一有效成分,异噻菌胺与丁香菌酯的质量比例为50∶1~1∶50,较好的比例为10∶1~1∶1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5%-9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渗透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依据需要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禾谷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病害,尤其是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番茄灰霉病、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病害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以及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3)与单剂相比,扩大了防治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充分发挥农药各组分的优势,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组合物以异噻菌胺与丁香菌酯为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组合对病害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生物测定实例1:异噻菌胺与丁香菌酯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试验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11-2008及1156.6-2006》采用盆栽法。播种感黄瓜白粉病品种(越秀三号),盆栽苗生长至2片真叶期,编号备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个系列质量浓度。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每处理5盆,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后24h,喷雾接种白粉病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的配制过程如下: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用加有少量吐温-80的纯净水,洗下上面的新鲜孢子,制成浓度为1x105个/mL孢子悬浮液。在温室中培养7d后,记载每株黄瓜苗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并分级,统计后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黄瓜白粉病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
1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
5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4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