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聚酯纤维、纱线、以及织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4762.3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涂益仁;吴国忠;廖元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2G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纤维 制造 方法 纱线 以及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优异低温可染性的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以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以下简称PET)为首的聚酯纤维具高强力、抗污性佳等多项优点,已广泛适用于衣类,然PET等聚酯类最大缺点为染色性差,当使用分散性染料使PET等聚酯类染色的情况,须采用130℃以上的高温来进行染色,不仅有高耗能的问题,且为达高温条件必须使用高压设备,此也会增加设备成本;此外,一般高压染色制程为批次程序,故无法连续生产染色加工品,从而加工成本高。
另外,若针对例如由含有PET等聚酯纤维与天然纤维、弹性纤维等所构成的混纺布进行染色,则受限于天然纤维、弹性纤维等本身不耐热的情况,而无法于高温高压下进行染色。为了改善此种缺点,通常会于染色制程中加入导染剂(carrying agent)或膨松剂(swelling agent),以降低染色温度及压力,但是运用导染剂或膨松剂的染色制程,染色后所排放的废水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基于环保考虑,应尽量避免使用导染剂或膨松剂。
承上所述,若染色是在例如130℃的相对高温下进行的情况,则PET等聚酯纤维不适合与天然纤维、弹性纤维等不耐热纤维同缸染色。结果,PET等聚酯纤维所能应用层面受限。做为解决之道,可考虑降低染色温度至例如100℃以下,而使聚酯纤维能和弹性纤维、天然纤维等一同受到染色,以此增加聚酯纤维的应用层面。
另外,为了改善PET等聚酯类的染色性,有研究者尝试将具有良好染色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混入PET等聚酯类中来制造纤维,但于低温(100℃以下)状态下,纤维的深染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可改善PET等聚酯类纤维及含有PET等聚酯类纤维的织物于相对低温下不易受染色的缺点。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称的“低温染色”,意指可对纤维以100℃以下的染色温度进行染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是使得由玻璃转化温度(Tg)为超过20℃~100℃第一聚酯成分99.9~60wt%与Tg为20℃~-50℃的第二聚酯成分0.1~40wt%所组成的组成物熔融成为极限粘度0.5~1.5(dl/g)后进行纺丝以制得聚酯纤维。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是由上述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所制得。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是由上述聚酯纤维所单独构成、或是由上述聚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所复合形成。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是由上述聚酯纤维或上述纱线所构成的。
依据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所制得的聚酯纤维具有优异的低温染色性,可扩大聚酯纤维的应用层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是使用由第一聚酯成分与第二聚酯成分所组成的组成物做为聚酯原料以制造聚酯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聚酯成分,是使用玻璃转化温度(以下简称为Tg)超过20℃至100℃以下者,具体而言,可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阳离子可染聚酯、环保回收PET以及生质PET中的其中一种。
前述第一聚酯成分相较于前述第二聚酯成分于前述组成物中属于含量相对多的,其添加比例以99.9~60wt%为佳。
前述第二聚酯成分,是选用与前述第一聚酯成分为不同种类的成分、尤其是Tg介于20℃~-50℃的,具体而言,可选自由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Tg:-30℃)、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Tg:-45℃)、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g:-32℃)、聚3-羟基丁酸酯(PHB)(Tg:9℃)、以及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HBV)(Tg:2~-9℃)中的其中一种。
前述第二聚酯成分的Tg选用20℃~-50℃的理由在于,当Tg大于20℃,通过添加第二聚酯成分谋求所制得的纤维在100℃以下的深染效果会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当第二聚酯成分的Tg小于-50℃,则所得组成物的耐热性会降低,纺丝趋于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4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美肤膜布
- 下一篇:低温光聚合制备pH值敏感交联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