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5045.2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钱海针;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烹饪 器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的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烹饪器具压力锅、电饭锅等,用户使用时加水、加米量都凭感觉,容易导致煮饭口感不理想。因此出现了部分带有称重装置的烹饪装置,这些带有称重装置的烹饪装置称取物料时,需要人们过多的操作机器,导致便捷性大大降低,甚至有些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称取的物料准确度不高。给用户带来较多的不便,不能实现智能烹饪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能全自动称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所述智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主控芯片,所述锅体内设有锅胆,锅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以及获取锅胆重量的称重装置,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上电校验步骤,主控芯片内设有误差值△W0和锅胆重量W0,主控芯片清除称重装置当前的数据;
步骤S2:锅胆检验步骤,主控芯片经称重装置获取当前的重量W,主控芯片比较当前重量W与误差值△W0,判断用户操作锅胆的状态;所述用户操作锅胆的状态包括锅胆位于锅体内,用户向锅胆加入物料和用户未向锅胆加入物料,以及锅胆位于锅体外;
步骤S3:物料检验步骤,S2校验为用户向锅胆加入物料,主控芯片存储当前重量W1;S2校验为用户未向锅胆加入物料或锅胆位于锅体外,主控芯片清除称重装置当前的数据,返回步骤S2;
步骤S4:物料计算步骤,提取锅胆,主控芯片经称重装置获取当前的重量W2,主控芯片比较当前的重量W2与锅胆重量W0计算锅胆内物料重量W3;
步骤S5:水量计算步骤,放入锅胆,主控芯片依据S4计算的物料重量、用户选择的物料品种和/或口感提示加水量V1;
步骤S6:烹饪步骤,主控芯片经称重装置获取当前水量V2,主控芯片依据当前水量V2与提示加水量V1的差值、以及物料量调整烹饪加热参数。
所述步骤S1中10g≤△W0≤100g。
所述锅胆重量200g≤W0≤5kg。
所述锅胆重量1kg≤W0≤3kg。
所述智能烹饪器具上设有锅胆重量设置单元,主控芯片经设置单元调整锅胆重量W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通过设定误差值△W0和锅胆重量W0避免称重装置发生误判的情况,进而提升其可靠度,另外通过步骤S2判断锅胆的有无,为后期称重装置的数据采集提供基准线,确保称重装置获取数据的准确性。此外,用户操作该智能烹饪器具时,无需手动去设置称重操作,只要将锅胆装上物料之后放入锅体中,即可自动获取物料重量,主控芯片自带的程序计算出最佳烹饪效果的水量,用户依据提示加水,即可完成整个称重的过程,较传统的称重式压力煲、饭煲等操作更加便捷、智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10g≤△W0≤100g,若△W0小于10g,则误差值太小,锅胆内壁残留水等因素会导致称重装置误判;若△W0大于100g,导致其对于锅胆的适用性降低,不能普及。因此,本发明设定该△W0的最佳值为100g。
本发明所述锅胆重量200g≤W0≤5kg,若锅胆小于200g,锅胆太薄,烹饪时闷煮食物的效果差,且锅胆太薄容易导致其使用寿命短,易变形的风险;若锅胆大于5kg,锅胆太重,用户提取、清洗等使用不方便。本发明综合上述问题,即保证其通用性、方便性,又兼顾其耐用等特点,采用了500g≤W0≤2kg的锅胆。
本发明所述智能烹饪器具上设有锅胆重量设置单元,主控芯片经设置单元调整锅胆重量W0。如此,用户更换锅胆时,可以通过设置单元重新更改主控芯片内设置的锅胆重量W0,进一步提升其对于各种锅胆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
图3本发明一种智能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