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氯吡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75074.9 申请日: 2014-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3923012A 公开(公告)日: 2014-07-16
发明(设计)人: 李壹;吕坤志;李方实;刘媛媛;余童魁;陈玲玲;徐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31/22 分类号: C07D231/22;C07D231/16;C07D417/12;C07D231/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816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吡唑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氯吡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自日本三菱油化成功开发杀螨剂吡螨胺以来,4-氯吡唑衍生物因高效、低毒、选择性好及环境友好,在绿色新农药的研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研究已涉足杀菌、杀虫/杀螨、除草等多个领域(WO2009012998,DE2131298和EP371947)。此外,该类化合物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吡唑环4-位的氯可参与偶联等反应(J Am Chem Soc,2010,132,14073)。然而,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该类物质的合成方法较少,已有的几种方法,如氯代丁二酰亚胺或硫酰氯直接氯代法(Synth Commun,2007,37,137)、次氯酸钠间接氯代法(J Org Chem,2008,73,3523)、氯气间接氯代法(WO2008129280)、肼和丙烯酸类(J Heterocycl Chem,1999,36,767)或1,3-二羰基类物质(Tinctoria,2002,99,26)缩合制备法等,又存在如底物范围较局限、反应选择性差、易发生多氯代、成本较高等不足。因此探索并建立合成该类物质的通用方法对有机合成和医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氯吡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中,4-氯吡唑衍生物(通式II)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倍量的吡唑衍生物(通式I),物质的量为单位,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1~3倍量的氯化亚砜,物质的量为单位,和0.05~0.5倍量的催化剂,物质的量为单位,回流反应1h~24h,最后经分离提纯得到通式II的化合物。其过程为:

其中,通式I和通式II的取代基R1、R2和R3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其中所述的卤代基中的卤素选自氟、氯、溴或碘中的一种或几种。

反应选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丙酮或乙腈;反应选用的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或三乙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合成实施例

实施例1:4-氯-1-(4-三氟甲基苯基)-1H-3-羟基吡唑(化合物II-1)的合成

往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I-1)2.28g(10mmol)和30mL无水三氯甲烷,然后加入氯化亚砜3.57g(3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0.37g(DMF,5mmol),回流反应12h。冷却至室温,减压蒸去溶剂得粘稠物,经柱层析分离提纯(硅胶填充,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化合物II-1,产率75%,熔点为110-111℃,核磁数据(1HNMR,4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如下:6ppm7.74(s,1H,CH),7.64(t,J=7.6Hz,2H,Ar-H),7.55(t,J=7.6Hz,1H,Ar-H),7.47(d,J=7.6Hz,1H,Ar-H)。

实施例2:4-氯-1-苯基-3,5-二甲基-1H-吡唑(化合物II-2)的合成

往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I-2)1.72g(10mmol)和30mL无水三氯甲烷,然后加入氯化亚砜3.57g(3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0.18g(DMF,2.5mmol),回流反应12h。冷却至室温,减压蒸去溶剂得粘稠物,经柱层析分离提纯(硅胶填充,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化合物II-2,产率75%,核磁数据(1HNMR,4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如下:6ppm7.48~7.32(m,5H,Ph-H),2.35(s,3H,CH3),2.26(s,3H,CH3)。

实施例3:4-氯-1-苯基-5-(4-甲基苯基)-1H-3-氧乙酰噻唑硫酮吡唑(化合物II-3)的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