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闸阀阀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5264.0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明;方月英;鲁诗强;郭宏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维萨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0 | 分类号: | F16K3/30;F16K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刘艳艳 |
地址: | 215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阀阀座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弹性体对金属和、金属对金属的双重密封作用的阀座结构,使阀门具备双阻塞和泄放功能。
背景技术
闸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力和天然气等各个领域,管路上作接通或截断管路中介质的启闭装置。
分析传统闸阀的密封原理,我们发现,一般工业系统中,通常的闸阀设计计算大多都是按单面强制密封来进行的, 即依靠介质压力将闸板的密封面压向另一侧的阀座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由于阀杆的作用力,在进口与出口密封上形成相同的密封比压。但由于介质力的作用,使进口端密封副间的比压减少而出口端比压增大,因而对于单面强制密封,阀杆的作用力只能保证出口端具有足够的密封比压,而进口端是不能保证密封的。而传统的阀座镶嵌软材料的结构又多为矩形截面的压入式密封环,没有弹性,不能利用管道中的介质力。此类情况无形中限制了闸阀的使用范围,而且容易使中腔零件受到管道介质腐蚀,降低阀门中腔零件使用寿命,易导致阀门外漏。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闸阀阀座结构,具备双阻塞和泄放功能。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闸阀阀座结构,包括阀体、阀座、密封环、闸板、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底端与闸板头部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阀体座孔,阀座装入阀体的阀体座孔中,所述阀座与闸板的相互连接面设置为相配合的金属面,形成金属密封面;所述阀座与闸板的接触面开设有用于容置密封环的环槽;密封环的小头端通过压入方式设置在阀座的环槽中,密封环的大头端位于阀座与闸板的金属面之间形成弹性密封面。
所述的闸阀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截面的大头端设置为有两个对称的翼角,两翼角中间设置为凹下的圆弧面,用于增加翼角的弹性变形能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闸阀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角外径大于环槽外径,并倾斜一定角度。
所述的闸阀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合金面,分别与阀座上的密封环和金属面形成弹性体对金属和金属对金属的双重密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闸阀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阀体连接处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密封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闸阀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阀体座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闸阀阀座结构,其阀座上有软材料密封环,密封环截面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翼角,两翼角中间为凹下的圆弧面,翼角外径大于密封环压入阀座的环槽外径,并倾斜一定角度,待压入阀座后,阀门关闭,介质在翼角反面产生的作用力将密封环推向闸板,借助翼角的弹性变形力,在阀座与闸板密封面间形成比压,达到密封。1)密封环结构设计新颖,可替代传统金属阀座,广泛应用传统闸阀的模具,使阀门零件做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提高产品设计的模块化和生产柔性,减少模具及生产成本,铸件通用,大幅度缩短生产制造周期。2)产品升级,通过密封环和翼角结构,为传统的闸阀提供了双阻塞和泄放功能,它能阻断来自阀门两端的介质进入阀门中腔,保护中腔零件不受管道介质腐蚀,其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3)软密封和硬密封两道密封作用,密封可靠,阀门应用范围广,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阀座2、密封环3、闸板4、阀杆5、金属面6、翼角7、合金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闸阀阀座结构,包括阀体1、阀座2、密封环3、闸板4、阀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底端与闸板4头部连接;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阀体座孔,阀座2装入阀体的阀体座孔中,所述阀座2与闸板4的相互连接面设置为相配合的金属面6,形成金属密封面;所述阀座2与闸板4的接触面开设有用于容置密封环3的环槽;密封环3的小头端通过压入方式设置在阀座2的环槽中,密封环3的大头端位于阀座与闸板4的金属面之间形成弹性密封面。
所述的闸阀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截面的大头端设置为有两个对称的翼角7,两翼角7中间设置为凹下的圆弧面,用于增加翼角的弹性变形能力;翼角外径大于环槽外径。翼角7外径大于环槽外径,并倾斜一定角度。待密封环压入阀座后,阀门关闭,介质在翼角反面产生的作用力将密封环推向闸板,借助翼角的弹性变形力,在阀座与闸板密封面间形成比压,达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维萨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维萨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