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字型路口车辆进出提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5280.X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苏川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字 路口 车辆 进出 提示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丁字型路口的农村叉道地下安装有六个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连接单片机控制六个信号灯的丁字型路口车辆进出提示装置。
二、背景技术
农村的公路,丁字路口较多,这种农村叉道的丁字型路口,大部分都没有红绿灯,路的两边往往有树,路口上来的三轮车等经常观察不到。由于近年来社会上各种车辆飞速增加,交通事故频发。特别是在公路的主干道和农村叉道的丁字型路口,农村叉道里经常会突然窜出一辆三轮车或电瓶车、摩托车等,被在主干道上快速行驶的汽车撞飞,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死伤的人很多,因此很危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丁字型路口的农村叉道地下安装有六个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连接单片机控制六个信号灯的丁字型路口车辆进出提示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丁字型路口车辆进出提示装置,包括主干左车道、主干右车道、农村叉道、主干道隔离线、丁字路口横道线,农村叉道的丁字路口横道线内侧地下依次安装一号线圈、二号线圈、三号线圈、四号线圈、五号线圈、六号线圈,丁字路口横道线的右侧固定右道柱子,右道柱子顶部固定右道灯箱,右道灯箱上从靠近柱子往外依次安装六号灯、五号灯、四号灯、三号灯、二号灯、一号灯,农村叉道右边侧固定控制箱,控制箱顶部固定太阳能电板,控制箱内安装电瓶和单片机,控制箱外侧固定开关。丁字路口横道线左边的主干左车道外侧固定左道柱子,左道柱子顶部固定左道灯箱。主干左车道上置有左道汽车,主干右车道上置有右道汽车,农村叉道上置有人力车。右道灯箱上的六个灯与左道灯箱上的六个灯分别进行并联电连接。一号灯用红色,六号灯、五号灯、四号灯、三号灯、二号灯用黄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感应线圈可以探测金属物体的原理,把六个线圈对应六个信号灯,这样当丁字路口叉道上的来车经过六个线圈时,主干道的六个信号灯依次点亮,可以直观形象的指示司机,让主干道上行驶的车辆提前发现,从而采取减速避让等有效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安装了本发明后,主干道上的司机就可以观察到农村叉道丁字型路口的来车情况,就算在大雾天也能提前警示,避免恶性事故。本发明通过金属线圈探测三轮车等叉道来车,并能在指示灯的点亮顺序是从外到里还是从里到外,可以判断是来车还是去车,其中五个灯颜色选用黄色,最靠近路口的线圈对应的灯用红色,这样在大雾天也能提前警示。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而且比现有的常闪烁警示灯效果好,还运用了太阳能电板和电瓶,可以用在没有通电的农村,可以很好的避免公路的农村叉道丁字型路口上各种车的交通事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体现了智能化的交通警示。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丁字型路口车辆进出提示装置的结构和特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中:1.主干左车道,2.主干右车道,3.农村叉道,4.主干道隔离线,5.丁字路口横道线,6.一号线圈,7.二号线圈,8.三号线圈,9.四号线圈,10.五号线圈,11.六号线圈,12.单片机,13.控制箱,14.开关,15.电瓶,16.太阳能电板,17.右道柱子,18.右道灯箱,19.六号灯,20.五号灯,21.四号灯,22.三号灯,23.二号灯,24.一号灯,25.左道汽车,26.右道汽车,27.左道柱子,28.左道灯箱,29.人力车。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设置有主干左车道(1),主干右车道(2),农村叉道(3),主干道隔离线(4),丁字路口横道线(5),一号线圈(6),二号线圈(7),三号线圈(8),四号线圈(9),五号线圈(10),六号线圈(11),单片机(12),控制箱(13),开关(14),电瓶(15),太阳能电板(16),右道柱子(17),右道灯箱(18),六号灯(19),五号灯(20),四号灯(21),三号灯(22),二号灯(23),一号灯(24),左道汽车(25),右道汽车(26),左道柱子(27),左道灯箱(28),人力车(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苏川,未经李苏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统计标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交通拥堵传播路径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