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塑性钒微合金化双相钢无缝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5317.9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英;王业勤;韩杰;刘成宝;孙会朝;许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1D8/10;C21D9/08;C21D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塑性 合金 化双相钢 无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塑性钒微合金化双相钢无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管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10%~0.18%,Si:0.1%~0.6%,Mn:1.1%~1.6%,V:0.16~0.20%,N:0.01~0.03%,P≤0.006%,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管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热处理步骤:将冷拔无缝钢管以10~20℃/s的速率加热至两相区780~820℃,退火处理后缓冷至640~690℃;然后冷却到240~300℃,后等温处理60~300s;最后冷却至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区退火处理后采用空气冷却或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所述无缝冷拔钢管以2~6℃/s的速率缓冷至640~6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管,其特征在于,采用压缩空气对所述缓冷至640~690℃的无缝冷拔钢管进行冷却,并以至少50℃/s的速率冷却到240~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管的制备过程包括:将冶炼后得到的铸锭锻造成棒材,车削棒材除去外表面褶皱和缺陷后形成管坯,再将管坯加热处理后进行穿孔,然后冷却至室温进行冷拔处理,得到无缝冷拔钢管;所述加热处理是将所述管坯加热到1150~1250℃并保温2-3小时,所述冷拔处理的道次为3~7道次。
6.一种无缝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冷拔无缝钢管以10~20℃/s的速率加热至两相区780~820℃,退火处理后缓冷至640~690℃;然后冷却到240~300℃,后等温处理60~300s;最后冷却至室温;
所述无缝管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10%~0.18%,Si:0.1%~0.6%,Mn:1.1%~1.6%,V:0.16~0.20%,N:0.01~0.03%,P≤0.006%,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制备无缝冷拔钢管的步骤:
将冶炼后得到的铸锭锻造成棒材,车削棒材除去外表面褶皱和缺陷后形成管坯,再将管坯加热处理后进行穿孔,然后冷却至室温进行冷拔处理,得到无缝冷拔钢管;所述加热处理是将所述管坯加热到1150~1250℃并保温2-3小时,所述冷拔处理的道次为3~7道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拔无缝钢管通过中频加热感应线圈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区退火处理后采用空气冷却或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所述无缝冷拔钢管以2~6℃/s的速率缓冷至640~690℃。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压缩空气对所述缓冷至640~690℃的无缝冷拔钢管以至少50℃/s的速率冷却到24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3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