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工程用FQ70级超高强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5501.3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聂文金;张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C21D8/02;B22D11/16;C21C1/02;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工程 fq70 高强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钢板材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应用连铸坯生产抗层状撕裂FQ70(FH690)级超高强度高韧性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炼钢、连铸、轧制及热处理工序,可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桥梁及建筑等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陆地资源逐渐减少,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向海洋领域开发资源。我国海域存在着大量的油气和风力资源, 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海洋能源。 海洋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资3500亿元人民币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海洋石油事业,并建设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用高钢级宽厚钢板。海洋工程用FQ70超高强高韧性钢板力学性能按照ABS船级社规范要求需达到以下指标:屈服强度ReH≥690MPa,抗拉强度Rm≥770MPa,延伸率≥14%,-60℃夏比冲击功≥46J,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即非破坏性试验,简称NDT)温度≤-60℃,抗层状撕裂(Z向断面收缩性能)大于35%;目前,还没有其他企业完成连铸坯制造60-100mm厚度规格海洋工程用FQ70级超高强高韧性特厚钢板的开发及工业生产。
如公开号为CN101418418A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屈服强度为690MPa的低焊接裂纹敏感钢板的制造方法,但只保证-20℃夏比冲击功,不能满足FQ70(FH690)级钢板要求的-60℃夏比冲击功标准,且无抗层状撕裂性能指标;同时,化学成分中C元素的含量在0.03-0.06%,含贵重合金V为 0.04-0.12%,而V合金的价格较贵,成本较高,没有价格优势。
公开号为CN102260823B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屈服强度为690Mpa的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采用的工艺为热轧后加回火,且只保证-20℃夏比冲击功,亦不能满足FQ70(FH690)级钢板要求的-60℃夏比冲击功标准,且无抗层状撕裂性能指标;同时,含贵重合金V 为0.02-0.07%,而V合金的价格较贵,成本较高,没有价格优势
另外,公开号为CN101984119A的发明专利提出NV-F690超高强度船板钢及其制备方法,-60℃夏比冲击功满足DNV船级社规范,也满足ABS、LR船级社规范,也采用连铸坯轧制生产,但其最大壁厚只能达到50mm,且无抗层状撕裂性能指标;化学成分中C元素的含量在0.03-0.05%,含贵重金属Cu为1.0-1.7%,同时不含有元素B。
因此,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用抗层状撕裂FQ70(FH690)级超高强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上屈服强度不低于690MPa,抗拉强度770-940MPa,-60℃夏比V型冲击功不低于46J,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用FQ70级超高强特厚钢板,该钢板综合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优良,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用FQ70级超高强特厚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采用连铸坯轧制成材,经淬火和回火工序后即可出成品,流程简单且成材率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洋工程用FQ70级超高强特厚钢板,其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C 0.125~0.165%,Si≤0.25%;Mn 0.50~1.5%,Al 0.015~0.06%,Nb 0.01~0.045%,Ti 0.010~0.020%,Ni 0.8~1.5%,Cr 0.6~1.0%;Mo 0.15~0.40%,P≤0.015%,S≤0.003%,N≤0.006%,B 0.0008~0.003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该海洋工程用FQ70级超高强特厚钢板的厚度在60-100mm,力学性能满足:上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770~940MPa,延伸率≥14%,抗层状撕裂(Z向断面收缩率)≥35%,-60℃夏比V型冲击功≥100J,非破坏性试验温度低于-60℃,-60℃热影响区夏比V型冲击功≥46J。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化学成分设计思路解释如下:
碳(C):碳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从而通过淬火和回火获得所需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可以与Nb、Mo、Cr、Ti、Fe形成碳化物,起到析出强化和晶粒细化韧化材料的作用;但过量的碳含量会损害钢的延性、韧性及焊接性能;所以,本发明选择的碳含量为0.125~0.1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