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6589.0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管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思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4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自动 花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复烘花生(带壳)时多采用烘房或小型复烘罐。现有的花生烘干装置也很多,如专利CN 202050876 U公开了一种花生热风烘干装置,该装置包括花生容置腔以及设置于花生容置腔底部的热源腔室,所述的花生容置腔与热源腔室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透气孔,热源腔室与热源相接,所述的花生容置腔壁上设置有湿度计,所述的热源腔室与热源 之间设置有风机,所述的花生容置腔的顶部通过除湿装置后与热源相接。该装置的缺点是:处在中间位置的花生物料受热不均匀,导致干燥不均匀,并且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不便、产能低、干燥时间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罐、与烘罐连接的热风循环系统及与热风循环系统连接的供热系统,所述的烘罐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外筒、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及设置在内筒内的中心筒,所述的外筒由外筒孔板构成,所述的外筒孔板和罐体之间形成外筒通风腔,所述的内筒由内筒外孔板和设置在内筒外孔板内的内筒内孔板构成,所述的内筒外孔板和内筒内孔板之间形成内筒通风腔,所述的中心筒由中心筒孔板构成,所述的外筒通风腔与内筒通风腔之间设置一组第一通风道,所述的内筒通风腔与中心筒之间设置一组第二通风道。
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孔板、内筒外孔板、内筒内孔板和中心筒孔板上布满通风孔。
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罐体下部且与外筒通风腔相通的进风通道、设置在进风通道上的风机、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出风通道及连接进风通道、出风通道的连接通道。
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顶部设置均料机构,所述的均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罐体内腔中的搅拌叶及与搅拌叶连接的电机。
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顶部设置进料口,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上配合设置提升机。
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顶部设置排湿调节系统。
上述的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罐体内设置由孔板构成的外筒、内筒和中心筒,在外筒、内筒和中心筒之间设置通风道,使得热风能够从外到内均匀喷射并穿透物料,使得物料充分与热风接触,实现了干燥均匀地效果,提高干燥效率;另外,通过外筒、内筒和中心筒三筒的设置,将罐体内的物料分布均匀,减小挤压堆积力,降低花生复烘过程中的破碎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升机;2-均料机构;201-搅拌叶;202-电机;3-中心筒;301-中心筒孔板;4-内筒;401-内筒外孔板;402-内筒内孔板;403-内筒通风腔;5-外筒;501-外筒孔板;502-外筒通风腔;6-出料口;7-热风循环系统;701-进风通道;702-风机;703-出风通道;704-连接通道;8-供热系统;9-排湿调节系统;10-第一通风道;11-第二通风道;12-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连续自动花生复烘装置包括烘罐、与烘罐连接的热风循环系统7及与热风循环系统7连接的供热系统8,其中供热系统8为锅炉、燃气炉或热风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思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富阳思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