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7348.8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廷;李张丰;裴希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图像处理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可携式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图像处理已经是现在大部份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不论是在平板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投影装置中,皆需通过图像处理方式以显示图像。通过将图像数据储存于存储器中,并以读取和写入存储器的方式,以进行相关的图像处理。
然而,随着对于画面分辨率的要求提升,对存储器读取和写入的频率以及数据量逐渐增加。以720p且分辨率为60的图像为例,一秒钟有60张画面,每一张画面有1080x720个像素,每个像素有红绿蓝3个颜色的子像素,对存储器的存取量相当庞大。当对存储器存取图像数据时,若微控制器此时需从存储器读取数据,即可能造成存储器频宽不足以负荷的问题,会导致数据遗失,使用者将会观看到画面抖动或是发生破图的现象。
因此,如何解决当存储器频宽不足时发生的画面抖动破图问题,乃目前业界所致力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微控制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图像处理单元、高速缓存、接口切换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以储存微控制器所使用的指令。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以储存图像数据,并于电子装置启动后,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加载微控制器的指令。图像处理单元耦接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以存取图像数据。高速缓存耦接至微控制器。接口切换单元,耦接至高速缓存、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当微控制器需读取指令时,微控制器优先从高速缓存读取指令,当微控制器无法成功地从高速缓存读取指令时,接口切换单元动态地切换,使微控制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取指令或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读取指令。微控制器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读取过的指令是储存于高速缓存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非易失性存储器储存微控制器所使用的指令;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储存图像数据,并于电子装置启动后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加载微控制器的指令;以图像单元存取图像数据;以及当微控制器需读取指令时,微控制器优先从高速缓存读取指令,当微控制器无法成功地从高速缓存读取指令时,以接口切换单元动态地切换,使微控制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取指令或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读取指令;其中,微控制器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读取过的指令是储存于高速缓存中。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12:电子装置 100:微控制器
102:非易失性存储器 104: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106:图像处理单元 108:高速缓存
110:接口切换单元 112:存储器控制单元
114: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于图像处理装置中,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用以储存图像数据。例如在一个投影装置中,当图像数据输入时,会不断地将数据写入DRAM,而当输出图像数据时,则需不断地读取DRAM。
然而,DRAM亦用以储存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执行所需的指令(instruction),因此于装置操作的过程中,微控制器亦需要对DRAM进行存取。由于图像数据的特性,对于DRAM是以连续性地址的方式进行存取,且图像接收以及图像播放经常有实时(real time)的需求。若是当DRAM正在进行大量图像数据的连续地址存取时,微控制器需从DRAM读取指令,即插入打断了原本的连续地址存取,使得必须跳至DRAM较远的地址,则可能导致DRAM频宽不足以负荷,DRAM的存取速度跟不上实时播放的需求,造成画面破图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