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强腐蚀介质立式液下离心泵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7489.X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菊;韩燕云;金宝成;杨明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耐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6 | 分类号: | F04D7/06;F04D29/04;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2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腐蚀 介质 立式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强腐蚀介质立式液下离心泵。
背景技术
石化行业中有多种需要输送强腐蚀性介质的工况场合,这些介质的腐蚀性大多随着温度、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立式液下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泵的主体几乎全部参与过流,其中包括铸件、型材、标准件等,这就要求输送强腐蚀性介质的立式液下离心泵从选材到结构上都使其具有耐强腐蚀的特性,因此输送强腐性介质的立式液下离心泵的设计与普通立式液下离心泵的设计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图1所示的普通立式液下离心泵:滑动轴承体的冲洗孔通过接头与冲洗管连接来实现自冲洗,但普通材料不耐酸腐蚀,会因冲洗管的腐蚀导致轴承润滑不充分而引起泵的故障,而高材质管件市面上较少,难买而且价格昂贵;而且通常结构的液下泵紧固件基本上采用都是标准件,通过承受载荷计算选择规格合适的标准件即可满足连接使用要求,而输送强腐蚀性介质的立式液下泵,因介质的强腐蚀性,如果选择一般材料的标准件浸没在介质中螺纹很快就被腐蚀而失去连接作用,导致故障而停车、停产频繁检修,既带来经济损失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立式泵的卸流孔大多是在支撑管上开设多个规格相同的圆孔,但由于介质的强腐蚀性很快会沿着卸流孔的边缘出现腐蚀,导致卸流孔逐渐扩大,使支撑管强度减弱,支撑能力下降,最后可能导致几个卸流孔因腐蚀而连通,支撑管失去支撑作用,泵出现严重的故障,综上所述,对输送强腐蚀介质立式液下离心泵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过流部件材料的选择、滑动轴承的设计、紧固件密封形式的设计和支撑管卸流孔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输送强腐蚀介质立式液下离心泵。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送强腐蚀介质立式液下离心泵,泵轴上套装有滑动轴承体,且二者之间安装有轴套和轴封,所述泵轴安装在支撑管内且二者同轴,所述支撑管固定在滑动轴承体上,所述滑动轴承体一侧开设有冲洗孔,所述冲洗孔开口端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出液管固定在滑动轴承体上。
所述支撑管由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组成,所述上支撑管安装在滑动轴承体上部,所述下支撑管安装在滑动轴承体下部,且三者之间通过双头螺柱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柱上安装帽型螺母。
所述帽型螺母与上支撑管之间安装有O型圈。
所述出液管由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组成,所述上出液管安装在滑动轴承体上部,所述下出液管安装在滑动轴承体下部,且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管上的卸流孔处设有向外伸出的孔壁,所述孔壁与支撑管为一体。
本发明的特点是:对泵的关键部位进行结构创新改进,保证了泵在强腐蚀介质工况下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了泵的维护周期,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立式液下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滑动轴承体 2、出液管 3、冲洗孔 4、帽型螺母 5、双头螺柱 6、轴封 7、轴套 8、支撑管 9、卸流孔 10、O型圈 11、接头 12、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耐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耐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