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其制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045.8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雷;廖敏;李方勇;韩东道;武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骆文军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水解 稀土 复合 活性 叶面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农用稀土2%~3%,黄腐植酸0.6%~1%,复硝酚钠0.8%~1.2%,其余为蚯蚓水解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蚯蚓水解溶液含蚯蚓水解氨基酸1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用稀土为硝酸稀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稀土为硝酸镧、硝酸铈、硝酸镨及硝酸钕的混合物。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活的蚯蚓清洗干净,沥干后粉碎成浆状;
2)、随后添加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其中水与蚯蚓重量比为0.7~1.0︰1;
3)、随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将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pH值调整至6~8,并在50~60℃温度下进行自溶水解,水解时间为36~60hr;
4)、将步骤3)得到的液体进行过滤分离;
5)、将分离后的滤液转入反应釜中,添加蚯蚓水解氨基酸,使得蚯蚓水解氨基酸的含量达到液体总质量的10%~12%;
6)、在步骤5)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农用稀土,农用稀土的加入量为蚯蚓重量的4%~5%,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4~5hr;
7)、在步骤6)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黄腐植酸,黄腐植酸的加入量为蚯蚓重量的1%~1.5%,在50~60℃的温度下反应0.5~1.5hr;
8)、在步骤7)的溶液中加入复硝酚钠,复硝酚钠的加入量为蚯蚓重量的1.6%~2.0%,在50~60℃的温度下反应2~4hr;
9)、待步骤8)中的溶液冷却后,将溶液进行过滤、灭菌及灌装后即为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用稀土为硝酸稀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稀土为硝酸镧、硝酸铈、硝酸镨及硝酸钕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和/或步骤9)中过滤时,所用的过滤网由3~5层10~20目的防虫网组成。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水解物与稀土复合活性叶面液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施在植物的茎和/或叶面上;
如果是大宗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在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生长中后期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每次施用时,原液稀释500~700倍;如果是茶叶,在茶叶生长期,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每次施用时,原液稀释600~800倍;如果是叶菜,在叶菜整个生长期,每隔7~10天喷施一次,每次施用时,原液稀释500~700倍;如果是果菜,在果菜苗期使用1~2次,每次间隔7~10天,结果初期使用3~4次,每次间隔5~6天,每次施用时,原液稀释500~700倍;如果是果树,从果树结果初期开始喷施3~5次,每次间隔9~12天,每次施用时,原液稀释800~10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0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统手表与智能手表合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叶面肥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