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吊捆扎钢棒用起重永磁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133.8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锋 |
主分类号: | B66C1/04 | 分类号: | B66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捆扎 钢棒用 起重 永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永磁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吊捆扎钢棒用起重永磁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吊运捆扎钢棒用的设备主要有绳索类、起重电磁铁来吊运,绳索类吸吊捆扎钢棒时,需要人工穿绳索,吊运单捆钢棒都需要很长时间,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装车时无法满足快速装载货物的弊端。起重电磁铁具有吸吊捆扎钢棒的能力,也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吸吊捆扎钢棒的磁力吊具,但在吊运过程中非常耗电,而且出现电路断电,就会影响吸吊安全。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永磁铁表面磁场强,但吸吊接触面小、而且是曲面的,在捆扎钢棒时,不能达到吸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吊捆扎钢棒用起重永磁铁,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吸吊捆扎钢棒用起重永磁铁,由导磁顶板下安装磁块组的S极组与N极组构成,其特征是:包括不导磁连接板Ⅰ、S极导磁板、导磁顶板、可旋转导磁轴Ⅰ、旋转磁块组Ⅰ、不导磁连接板Ⅱ、不导磁连接板Ⅲ、不导磁连接板Ⅳ、可旋转导磁轴Ⅱ、旋转磁块组Ⅱ、N极导磁板、不导磁连接板Ⅴ,所述S极组中,S极导磁板和导磁顶板通过不导磁连接板Ⅰ和不导磁连接板Ⅱ焊接相连,S极内设有可旋转导磁轴Ⅰ和旋转磁块组Ⅰ;所述N极组中,N极导磁板和导磁顶板通过不导磁连接板Ⅳ与不导磁连接板Ⅴ焊接相连,N极内设有可旋转导磁轴Ⅱ和旋转磁块组Ⅱ;S极导磁板和N极导磁板通过不导磁连接板Ⅲ焊接相连。
所述起重永磁铁包括两种工作模式:
(1)产生磁场的工作模式:当S极组中S极内的旋转磁块组Ⅰ的S极面都朝下,N极组中N极内旋转磁块组Ⅱ的N极面都朝下,起重永磁铁磁路不能导通,底部产生强大磁场,顺利的吸吊起捆扎钢棒。
(2)磁场抵消的工作模式:当S极组内可旋转导磁轴Ⅰ及旋转磁块组Ⅰ在液压传动或者电动传动或者其它机械传动的旋转力驱动下旋转90度后,旋转磁块组Ⅰ的磁路在导磁顶板与S极导磁板导通下,磁路闭合,所述起重永磁铁底部不显示磁性;当N极组内可旋转导磁轴Ⅱ及旋转磁块组Ⅱ在液压传动或者电动传动或者其它机械传动的旋转力驱动下旋转90度后,旋转磁块组Ⅱ的磁路在导磁顶板与N极导磁板导通下,磁路闭合,所述起重永磁铁底部不显示磁性;当S极组与N极组同时底部不显示磁性的情况下,即磁场抵消,可以卸载掉被吸吊的捆扎钢棒。
作为一种改进,为增强磁场,增加吸力面积,所述S极组和N极组内分别增设一个或多个固定磁块组。
所述S极组和N极组内分别增设一个或多个固定磁块组及旋转磁块组的起重永磁铁包括两种工作模式:
(1)产生磁场的工作模式:S极组中S极内的固定磁块组Ⅰ和旋转磁块组Ⅰ的S极面都朝下,N极组中,N极内固定磁块组Ⅱ和旋转磁块组Ⅱ的N极面都朝下,起重永磁铁磁路不能导通,底部产生强大且透磁深的磁场,在吸吊捆扎的钢棒时,S极组与N极组的磁场会聚积在狭小的吸附面积内,产生较大的透磁浓度,顺利的吸吊起捆扎钢棒。
(2)磁场抵消的工作模式:S极组中可旋转导磁轴Ⅰ带着旋转磁块组Ⅰ在液压传动或电机传动或者其它机械传动的的旋转力下旋转180度时,与固定磁块组Ⅰ的磁极面相反,经过导磁顶板与S极导磁板的磁路导通并闭合,对外不显磁性;N极组中可旋转导磁轴Ⅱ带着旋转磁块组Ⅱ在液压传动或者电机传动或者其它机械传动的旋转力下旋转180度时,与固定磁块组Ⅱ的磁极面相反,经过导磁顶板与N极导磁板的磁路导通并闭合,对外不显磁性;当S极组与N极组磁路分别导通闭合,对外都不显磁性,底部磁场为消磁状态,不吸任何铁磁性物料,在磁场抵消状态下,可以卸载掉被吸吊的捆扎钢棒。
所述不导磁连接板采用不导磁的不绣钢或者锰板材料的一种制成。
所述导磁顶板、S极导磁板、N极导磁板与可旋转导磁轴采用具有导磁性能的电工纯铁或者Q235导磁材料的一种制成。
所述旋转磁块组和固定磁块组采用钕铁硼永磁材料或者铁氧体材料或者铝镍钴材料的一种制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比绳索业起重吊具相比,提升了多倍的工作效率,克服了绳索类需要人工在捆扎钢棒中来回穿线索的安全问题,与传统起重电磁铁相比,节约了90%以上的电能,克服了起重电磁铁吊运过程中必须不断电的安全问题。本发明走进了节能、安全磁力起重设备的新时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S极组与N极组内单个旋转磁块组底部产生磁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S极组与N极组内单个旋转磁块组底部磁场抵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锋,未经杨国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