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银铜粒新型后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289.6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方丁玉;王秋旭;王永凤;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虹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52 | 分类号: | C25D5/52;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25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银 新型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银铜粒新型后处理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是一种白色光亮、可锻、可塑及具有反光能力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银的化学稳定性好,对水和大气中的氧不起作用,溶于硝酸、微溶于硫酸,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遇到硫及硫化物时,表面易变色,形成褐色至黑色的硫化银,会降低反光、导电、铆焊的能力及外观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镀银铜粒新型后处理方法,本方法在银层的外面覆盖一层钝化膜,同时在研磨过程中将银层表面打平,使钝化膜充分与银层接触,起到良好的隔绝保护作用,同时能使其平滑光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镀银铜粒新型后处理方法,包括:取电镀银后的铜粒,三道水洗,研磨,三道水洗,80~90℃纯水洗2~3min,130~180℃烘烤0.5~1.5h。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三道水洗为铜粒依次进入三个水洗槽进行水洗。
进一步,所述研磨为向研磨机中加研磨液300mL,水10L,铜粒40~50kg,在室温条件下,60转/min研磨15~20min。
进一步,所述研磨液由精炼剂、锡研磨剂(无锡市贸易有限公司市售)、康立片(无锡市力桥贸易有限公司市售)、水按体积比(1~2):(2~3):(2~3):(10~20)组成。
进一步,所述精炼剂为NP-9(南京中旭化工有限公司市售)。
进一步,所述烘烤为150℃烘烤1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技术镀银铜粒后处理方法为在钝化液里手工搅动30~50S,铜粒间可能因重叠内侧无法与钝化液接触,导致所出产品未全被钝化液覆盖,由于钝化液作用是保护产品,防止与空气中硫发生反应(硫化银)而导致变色(咖啡色),所以手动搅动所出之产品有变色风险,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处理镀银铜粒后,表面存在色泽差(白雾),均匀性差,有毛刺。
本方法使用新型研磨法对电镀银铜粒的外观及品质作改进,采用的是机械匀速转动,铜粒与药水充分接触,自然杜绝变色风险,满足镀银铜粒后道的可操作性和品质的保证,如图2所示,本发明方法处理镀银铜粒后,表面色泽光亮,镀层均匀性好,无毛刺。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现有技术对镀银铜粒后处理的效果图;
图2为利用本发明方法对镀银铜粒后处理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取电镀银后的铜粒,三道水洗,向研磨机中加研磨液300mL,水10L,铜粒40kg,在室温条件下,60转/min研磨15min,所述研磨液由精炼剂NP-9、锡研磨剂(无锡市贸易有限公司市售)、康立片(无锡市力桥贸易有限公司市售)、水按体积比1:3:2:20组成,三道水洗,90℃纯水洗3min,150℃烘烤1h。本实施例处理镀银铜粒后,表面色泽光亮,镀层均匀性好,无毛刺。
实施例2
取电镀银后的铜粒,三道水洗,向研磨机中加研磨液300mL,水10L,铜粒50kg,在室温条件下,60转/min研磨20min,所述研磨液由精炼剂NP-9、锡研磨剂(无锡市贸易有限公司市售)、康立片(无锡市力桥贸易有限公司市售)、水按体积比2:3:2:15组成,三道水洗,90℃纯水洗3min,150℃烘烤1h。本实施例处理镀银铜粒后,表面色泽光亮,镀层均匀性好,无毛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虹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虹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