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喂入式联合收获打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440.6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章;李耀明;唐忠;李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39/00 | 分类号: | A01D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喂入式 联合 收获 打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下喂入式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和小麦的高性能收获和秸秆压缩打捆成型联合作业。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联合收割机在收获水稻、小麦后的茎秆大多采用粉碎还田的形式,秸秆在田间不易腐烂,因此农户常将其焚烧,造成空气污染。为此,国内出现稻麦捡拾压缩打捆机械,捡拾打捆机将脱粒分离后的稻麦秸秆进行压缩打捆,便于农民将压缩打捆后的稻麦秸秆卖给发电厂以减少田间秸秆对下季作物耕种的影响,同时可以为电厂提供燃料缓解我国能源危机。
中国专利200820041057.5公开了一种联合收获打捆机的强行排切草装置,针对打捆机械的进草困难的难题,在联合收割机出草口与打捆机进草口之间设计了一个强行排切草装置。中国专利201210131720.2公开的收获打捆用间歇喂料装置,针对打捆机喂入物料存在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采用间歇式喂入方式进行打捆的装置。中国专利201010513772.2公开的一种稻麦收获秸秆打捆机,设计了一种将清选筛分离后的粮食糠皮连同秸秆压缩打捆的装置。但以上打捆机械均是采用独立作业的方式,独立的对田间的稻草进行捡拾和打捆,其效率低、成本高、作业工序繁琐。中国专利201020553144.7公开了一种稻麦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成套设备,将打捆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与收割机的底盘铰接相连,打捆机挂接在联合收割机出草口的下部,经脱粒滚筒脱粒后的茎秆直接排到打捆机的进草口,实现了稻麦收获和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但该类机型造成打捆机整体离地高度较低,机组布置空间小,秸秆喂入时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稻麦联合收割机在收获过程中的茎秆切割、输送、脱粒、清选、秸秆压缩打捆的一体化作业难点,解决因将打捆机械挂接在联合收割机上导致的打捆机布置空间不足,离地高度较低,秸秆喂入时易堵塞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实现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作业机型,通过对联合收割机上的物料切割输送系统、籽粒脱粒清选系统、秸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系统、辅助执行附件进出合理布置,实现水稻小麦的收获和秸秆压缩打捆要求,具有工作效率高、作业流程简单、省时省工、故障率低,安全可靠的优越性。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喂入式联合收获打捆机,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谷物脱粒清选系统、秸秆输送装置、秸秆压缩打捆系统、辅助执行附件。
物料切割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切割装置和物料输送装置,物料切割装置尾部与物料输送装置喂入口相连;谷物脱粒清选系统包括谷物脱粒装置和风筛式清选装置;秸秆输送装置包括物料预压机构、填料保持机构,物料预压机构位于谷物脱粒装置与填料保持机构之间,填料保持机构位于物料预压机构与往复式压缩装置之间;秸秆压缩打捆系统包括往复式压缩装置、秸秆打捆装置、方形草捆出口机构,往复式压缩装置位于秸秆打捆装置上侧入草口,方形草捆出口机构位于秸秆打捆装置下侧出草口;辅助执行附件包括粮箱、驾驶室,驾驶室位于物料输送装置右上侧;粮箱位于驾驶室后侧。
物料切割输送系统、谷物脱粒清选系统位于整机左前侧,秸秆输送装置位于谷物脱粒清选系统下后方,往复式压缩装置、秸秆打捆装置入草口位于秸秆输送装置上后方,方形草捆出口机构位于秸秆打捆装置下后方,粮箱位于整机右前侧、驾驶室后侧。
秸秆输送装置包括物料预压机构、填料保持机构,所述的物料预压机构一端位于谷物脱粒装置出草口处、并位于秸秆输送机构中部,所述的填料保持机构位于秸秆输送装置后部,在所述的物料预压机构后方。
物料预压机构包括填料机构、填料驱动部件和预压填料室。填料机构与填料驱动部件相连接,位于预压填料室上方。填料机构包括填料臂和填料叉,填料臂的一端与填料驱动部件中的大驱动轮上曲柄铰链连接,填料叉一端与填料臂末端铰链连接,中部与填料驱动部件小驱动轮上曲柄铰链连接。预压填料室包括多个上弧板和多个下弧板、上弧板通轴和弧板架,上弧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弧板架上,多个上弧板的下端通过上弧板通轴连接,多个下弧板对应设置在多个上弧板的正下方,多个下弧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弧板架上。填料驱动部件包括大小两个驱动轮,两驱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填料保持机构包括填料保持指、填料保持臂和填料保持驱动凸轮、连接板,连接板通轴,螺栓,填料保持指安装在多个下弧板的下方,顶端穿插设置于多个下弧板之间,底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填料保持臂通过连杆连接,填料保持臂一端贴合于填料保持驱动凸轮外轮廓,中间通过通轴固定与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