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夹砂层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8733.4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韵;李树奇;叶国良;杨京方;诸葛爱军;曹永华;刘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砂层 土地 加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夹砂层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预压加固法最早由瑞典皇家地质学院W.Kjellman教授1952年提出,受机理和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限制,提出后30年未能在实际工程中应用。1980年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进行现场试验研究,1983年列为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通过攻关,取得成功。
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适当厚度的砂垫层,然后打设一定间距的竖向排水通道如塑料排水板,再将不透气的密封膜铺设在砂垫层上,借助埋设在砂垫层中的滤管,通过抽真空设备将膜下土体中的空气和水抽出,使土地排水固结,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真空预压法在港口、公路、工民建等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大量围海造陆工程的涌现。截止目前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以上。
真空预压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碰到夹有砂层的软土地基,通常做法只是在加固区边界打设粘土密封墙将砂层与四周隔离,按常规真空预压施工工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并未利用夹砂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夹砂层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通过塑料软管对软土地基中砂层进行抽真空,使该夹砂层起到与地表砂垫层一样的水平排水作用,缩短真空预压加固时间,节约工期,降低造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夹砂层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该方法利用塑料软管在对软土地基中夹有的砂层进行抽真空,使该夹砂层起到与地表砂垫层一样的水平排水作用,缩短真空预压加固时间,节约工期,降低造价,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具体内容:
一种适用于夹砂层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夹砂层软土地基加固区边界1打设粘土密封墙2;
(2)地表铺设砂垫层3,按设计间距和处理深度打设塑料排水板4;
(3)在每四根塑料排水板4中间将塑料软管5一端打入软土地基的夹砂层6中,另一端出露地表砂垫层3;
(4)通过密封连接管路7将出露塑料软管5相互连接并连接到抽真空设备10;
(5)地表砂垫层3内铺设滤管管网8,地表砂垫层3之上铺设密封膜9,将滤管管网连接抽真空设备10;
(6)开启抽真空设备10,抽水抽气进行真空预压加固;
(7)达到设计固结后,即告结束。
通过一端打入软土地基夹砂层中的塑料软管,对软土地基中夹有的砂层进行抽真空,使该夹砂层起到与地表砂垫层一样的水平排水作用。
本发明的优越性:
有效利用了软土地基中的夹砂层,在土中形成一道水平排水层,起到了地表砂垫层相同的作用,加速土体排水固结,缩短真空预压加固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夹砂层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1加固区边界,2粘土密封墙,3砂垫层,4塑料排水板,5塑料软管,6夹砂层,7密封连接管路,8滤管管网,9密封膜,10抽真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1)在夹砂层软土地基加固区边界1打设粘土密封墙2;
(2)地表铺设砂垫层3,按设计间距和处理深度打设塑料排水板4;
(3)在每四根塑料排水板4中间将塑料软管5一端打入软土地基的夹砂层6中,另一端出露地表砂垫层3;
(4)通过密封连接管路7将出露塑料软管5相互连接并连接到抽真空设备10;
(5)地表砂垫层3内铺设滤管管网8,地表砂垫层3之上铺设密封膜9,将滤管管网连接抽真空设备10;
(6)开启抽真空设备10,抽水抽气进行真空预压加固;
(7)达到设计固结后,即告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