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管理系统与放电保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8960.7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传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管理 系统 放电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放电保护的电源管理系统及其放电保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车用电池在车用引擎关闭后随即进入待机状态,这里所谓的「待机状态」指的是车用电池没有办法通过汽车引擎带动的发电机充电,但还必须持续供应电力给车用电子装置如防盗系统、定位系统等等使用。车用电池在经过长时间的待机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连接着所述车用电子装置而导致车用电池自行放电至电力完全耗尽,进而导致使用者要使用汽车时车子无法发动的情况。如此,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因此,虽然已有现有技术提出了在电池外部设置一个电池的开关,由使用者以人工方式将电池关闭;而当使用者要发动汽车时再用人工切换方式将车用电池开启,但这种需要使用者自行以人工方式开关电池,使用上仍是相当不便利;同时,使用者无法获知何种状态下才是关闭电池的最佳时机,因为若电池在待机过程中完全停止供电给电子装置,会使汽车上的防盗系统、定位系统等电子装置也会一并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源管理系统,能对车用电源如车用电池提供放电保护管理。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包括一第一电池模块、一第二电池模块、一电压感测装置以及一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池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池模块以并联方式连接。
所述电压感测装置系分别感测出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输出的一第一电压值、所述第二电池模块输出的一第二电压值以及所述第一电池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模块并联后输出的一并联电压值。
所述控制装置系接收所述电压感测装置传来的所述第一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值以及所述并联电压值,且所述控制装置分别通过一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连接以及一第二开关与第二电池模块连接,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决定出所述并联电压值符合一预设的第一阀值范围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来关闭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放电以形成放电保护。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查找表与一决定单元。
所述查找表包括至少一阀值范围,所述至少一阀值范围包括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范围。所述决定单元分别决定所述第一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值以及所述并联电压值是否对应到所述查找表的至少一阀值范围,来控制上述开关进而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电池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两者至少其中之一的放电。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范围为12-13伏特。
优选地,当所述控制装置决定出所述第一电压值的瞬间压差变化值符合一预设的第二阀值范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来开启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放电。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范围为0.2-1伏特;所述瞬间的定义为1秒的内。
优选地,当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放电时,所述第一电池模块仍保持开启运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放电保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一电压感测装置决定一第一电池模块与一第二电池模块并联后输出的一并联电压值是否符合一预设的第一阀值范围,进而确认所述第一电池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池模块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当决定出所述并联电压值是符合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范围时,利用一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放电。
利用所述电压感测装置决定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输出的一第一电压值的瞬间压差值是否符合一预设的第二阀值范围。
当决定出所述第一电压值的瞬间压差值符合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范围时,所述控制装置再启动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放电。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范围为12-13伏特。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范围为0.2-1伏特,所述瞬间的定义为1秒的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查找表与一决定单元。
所述查找表包括至少一阀值范围,所述至少一阀值范围包括所述预设的第一阀值范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阀值范围。所述决定单元依据所述查找表对应的所述第一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值以及所述并联电压值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电池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两者至少其中之一的放电。
优选地,当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放电时,所述第一电池模块仍保持开启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传,未经刘俊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钢生产线中的酸洗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