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9010.6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高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78 | 分类号: | A01N43/78;A01P3/00;A01N37/4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氰烯菌酯 噻菌灵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是目前是我国小麦上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其分布非常广泛,在各国小麦主产区都有发生,尤其在温和潮湿和半潮湿的地区,危害更为严重。由于目前市场上抗病品种的缺乏,还未出现对赤霉病完全免疫的抗病性品种。而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稳定,易于操作以及成本低等特点,目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所以,小麦赤霉病在生产上仍依赖于化学防治。目前,在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药剂为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自1992年在浙江海宁市小麦病穗上检测到世界首例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以来,已先后在浙、苏、泸、皖等小麦主产区发现该病原菌的抗药性,且抗药性菌群体比例正迅速上升,抗药性病原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华东地区已因抗药性而面临着多菌灵等现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失败的危险。如何继续控制小麦赤霉病,尤其是治理多菌灵抗药性以及促进小麦赤霉病的可持续控制,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种植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氰烯菌酯是一种专化性强的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内吸、输导等作用,对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均有很高的生物活性,适用于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和西瓜枯萎病等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止,对古巴假霜霉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水稻黄单胞菌引起的水稻百叶枯病、辣椒炭疽菌引起的辣椒炭疽病、贝伦格葡萄坐腔菌引起的有才菌核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氰烯菌酯与苯并咪唑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芳烃类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说明该药剂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氰烯菌酯属于木质部运转药剂,即此类药剂多积累在蒸腾强度大的部位(叶缘、叶尖),在蒸腾非常弱的器官或部位(果实、种子等)几乎不会有药物到达。同时发现该药剂耐雨水冲刷,具有良好的内吸穿透性能及优异的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氰烯菌酯属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化学名称: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熔点123-124℃;蒸汽压(25℃):4.5*105Pa;溶解度(20℃):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
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噻菌灵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防治柑橘贮藏病害、香蕉病害、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苹果核梨的青霉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白粉病等多种植物病害,对植物病害防治兼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氰烯菌酯和噻菌灵菌为低毒类或微毒类农药,属于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型杀菌剂。噻菌灵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机理一直菌体的有丝分裂,而氰烯菌酯主要作用菌体的生物合成,二者没有交互抗药性。但很多研究表明,该药剂单独使用防治病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病害防治失败;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赤霉病菌对氰烯菌酯也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噻菌灵和氰烯菌酯单独使用,均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风险,使其在短期内失效。杀菌剂抗药性行动委员会(FRAC)建议,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复配使用,可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将二者组合为杀菌组合物,不仅能有效解决多菌灵抗药性地区小麦赤霉病难以防治的生产实际问题,而且延缓病原物对其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具有杀菌活性高,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上有特效。
本发明将两类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即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氰烯菌酯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噻菌灵相组合,并加工成生产上容易使用的制剂,于 两种成分单独使用相比较,具有生物活性高,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大大降低了施药成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降低了病原真菌对单一杀菌剂产生抗性的风险,延长了杀菌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环保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组分为氰烯菌酯和噻菌灵,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20至2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5-60%。
所述的含氰烯菌酯和噻菌灵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噻菌灵与氰烯菌酯的质量比为1:10至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