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CU测试箱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9352.8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柯;刘海涛;张倩;刘东升;刘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u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箱,具体是一种用于国四车型SCR后处理系统中DCU(Dosing Control Unit,尿素喷射控制单元)的DCU测试箱。
背景技术
为确保整车的质量与使用性能,DCU在其装配生产前需要进行测试。而目前,对DCU电控单元的测试尚没有系统的测试工具,且常用的测试工具有两种:一是通过线束连接所有部件进行判断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的故障,此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线束进行线路连接,线路复杂。且使用这种工具测试时,首先要排除线束问题,确保线束连接正常,不但成本高,且往往因线束冗余而占用较多空间,不便携带;二是使用示波器、万用表对电路板上每个测试点进行测量,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测试,且测试用时较长,成本也较高。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DCU测试箱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接线简单、测试直观,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通过专业人员使用示波器、万用表测量电路板上每个测试点的方式的使用,便于普通技术人员使用,且测量时间短、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DCU测试箱,包括箱体和集成测试线束;箱体上设有多个电位器、多个执行器指示灯、外部电源接口、DCU电源接口和DCU信号传输接口,所述的电位器与执行器指示灯分别与DCU信号传输接口相连,外部电源接口通过一电源转换器与DCU电源接口相连,电源转换器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的DCU电源接口和DCU信号传输接口分别通过所述的集成测试线束与待测DCU相连,所述集成测试线束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三方诊断工具的OBD(Onboard Diagnosis,车载诊断)诊断插头。
使用时,通过改变各电位器的电阻值模拟待测DCU的工作环境,通过执行器指示灯模拟待测DCU控制的各执行器,且执行器指示灯亮则待测DCU的对应控制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否则无法正常工作。此外,可将各电位器的电阻值通过集成测试线束传输给第三方诊断工具,便于第三方诊断工具对待测DCU的信号输出电路进行诊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电源转换器与DCU电源接口之间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安装在箱体上。
所述集成测试线束包括DCU电源线、OBD(车载诊断)诊断线和DCU信号传输线,DCU电源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DCU电源接口的DCU电源插头,OBD诊断线的一端设有所述的OBD诊断插头,DCU信号传输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DCU信号传输接口的DCU信号传输插头,所述DCU电源线、OBD诊断线和DCU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的接线端子设置在同一DCU信号插头上。
所述箱体上设有CAN通信接口,所述CAN通信接口与DCU信号传输接口相连。
所述电位器包括尿素温度电位器、尿素液位电位器、尿素压力电位器和尾气温度电位器,各电位器分别与DCU信号传输接口相连。
所述的执行器指示灯包括喷嘴工作指示灯、泵工作指示灯、管路加热指示灯、箱体加热指示灯和泵箱加热指示灯,所述喷嘴工作指示灯、泵工作指示灯、管路加热指示灯、箱体加热指示灯和泵箱加热指示灯分别与DCU信号传输接口相连。
所述箱体上设有手柄,从而便于本发明的移动。
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护层。防护层的使用可有效防止对手的伤害。
所述防护层为橡胶层或塑料层。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集成测试线束的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线束连接所有部件进行判断是否有短路或断路故障的弊端,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大量线束进行连接时易引起接线混乱的弊端,使用方便,从而缩短了接线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2)在集成测试线束的两端设有插头,且集成测试线束仅通过一个接插件即可实现本发明与待测DCU的信号连接,接线简单,从而缩短了接线时间、提高了接线效率,进而提高了测试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3)在集成测试线束的两端设有插头、在箱体上设有配合使用的相关接口,便于集成测试线束与箱体的连接与拆卸,从而便于集成测试线束或箱体的局部更换,经济又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